2019-02-27 基督教論壇報 / 靈修禱告

《歌羅西書查經》聖徒相通之道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數位 追蹤
◎張慧康(高雄宣道會內惟堂主任牧師) 經文:歌羅西書三章12-17節 如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靈命呢?有人認為要看他是否常常讀經禱告?是否去教會聚會?有無奉獻?但這些法利賽人也可以做到,還是被...
◎張慧康(高雄宣道會內惟堂主任牧師)

經文:歌羅西書三章12-17節

如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靈命呢?有人認為要看他是否常常讀經禱告?是否去教會聚會?有無奉獻?但這些法利賽人也可以做到,還是被主耶穌責備假冒為善。

我想,我們可以觀察他的人際關係。因為,在基督裡的新生命不只是反映在自己天天被主更新,能脫去舊人穿上新人;也應當反映在他的教會生活,平日是如何與聖徒相處。

所以我們要思想「聖徒相通之道」,意即:一個基督裡的新生命,反映在教會生活與其他弟兄姐妹相處上,應當有怎樣美好的見證呢?

一、以主的愛彼此相待

12-14節:所以,你們既然是上帝所揀選的,是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心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和忍耐。倘若彼此之間有怨言,總要互相寬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你們,你們也要照樣饒恕他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愛,愛能把一切完美地聯合在一起。

經文一開始講「所以」,表示前面講的是「因為」,是一個基礎。因為保羅已在前面指出了一個基礎,基督裡的新生命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舊人指的是「淫亂、污穢、邪情、惡慾和貪心」,但新人指的是什麼呢?這便是本段指出的「心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和忍耐」。而且保羅又說到我們既然是「上帝所揀選的,是聖潔、蒙愛的人」,所以更應當要活出這樣美好的新生命。

講到上帝的揀選,我們應當好像中了特獎那樣高興,畢竟這不是每個人都能蒙神揀選做祂的兒女。千萬人中我們被祂揀選,這是神給我們莫大的恩典。這恩典也包括後面講的「聖潔蒙愛的人」,指我們是被祂的寶血所潔淨,是祂所疼愛的。一個基督徒真知道自己的身分是被揀選、被潔淨也被神所愛的人,他就不應該辜負上帝的恩典渾渾噩噩地度日,應當要活出新人的樣式來榮耀神。

至於「心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和忍耐」該怎麼解釋呢?我查閱注釋書竟然每一本給的定義都不太一樣,但保羅領受的啟示既是從耶穌基督來的(加1:12),我們還是應該回到主耶穌的教導來了解。

主耶穌曾經講了一個故事,來說明什麼是憐憫與恩慈。馬太福音18章後半段,講到天國好像一個王,他跟奴僕算帳的時候發現有個僕人欠了一千萬銀子,這是做工做一輩子都還不清的天文數字。雖然奴僕苦苦哀求王能放了他,還說他必能還清債務,但王知道這不過是一句空話罷了。王沒有追問他具體的還款計畫是什麼,反而動了慈心,恩免他所有的債務。卻沒想到這個奴僕回去之後,在半路上遇到一個欠他十兩銀子債務的人,竟揪住他,掐著他的喉嚨非要他還清不可,否則報官。王知道這個消息後,把那奴僕找來重重責備他不該如此薄情寡義。

主耶穌要跟我們說的話,最後透過這個王說了出來:「難道你不應該憐憫你的同伴,就像我憐憫你一樣嗎?(太18:33)」故事中那個不按奴僕的過犯待他,滿有恩慈憐憫的王就是指上帝。欠一千萬銀子是指我們欠上帝的罪債,是我們怎麼還也還不起的;十兩銀子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糾紛,雖有虧欠其實是還好。

在這比喻中,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憐憫,什麼是恩慈。上帝慷慨恩慈又滿有憐憫的恩免我們所有的債務,而祂恩免我們,正是希望我們心被恩感,繼續把這饒恕的恩典傳遞出去,也對那些虧欠我們的人心懷憐憫與恩慈!

「謙虛」只要看主耶穌的榜樣便知道:「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2:3)。」這個強是「重要」的意思。驕傲的人總是覺得自己最大,自己的意見最重要,都要別人聽他的。但謙卑的人卻把所有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主耶穌貴為神子,理應祂最大,但祂卻把我們看得比祂還重要,把我們的命看得比祂自己的命更寶貴,所以祂甘願道成肉身來到我們中間,甚至取了奴僕的樣式還被釘在十字架上,捨棄祂自己,為了是要救我們。

保羅在〈腓立比書〉第二章寫下著名的「基督的虛己論」,便是在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謙卑。如果你覺得講話客客氣氣的便是謙卑,那就弄錯了,很可能這是一個人的「氣質之性」,未比跟品格有關。

「溫柔和忍耐」意義相近,都是指一個人遭遇突如其來的打擊、橫逆或挫折能有所承擔,不暴怒、不發牢騷或怨言也不自怨自艾而能安安靜靜地承受。一個不溫柔或不能忍耐的人一遇到挫折或打擊便受不了,可能被激怒要抓狂或尋死尋活的,但主耶穌沒有。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承受的是非常痛苦的打擊,身心靈都是。但不管人家怎麼嘲笑譏諷或鞭打他,他都是安靜而堅定地承受,既不反擊也不求饒。其實這不是懦弱,這需要很大的力量來承擔,主耶穌此時所活出來的見證便是溫柔與忍耐。

「倘若彼此之間有怨言,總要互相寬容,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你們,你們也要照樣饒恕他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愛,愛能把一切完美地聯合在一起。」

「彼此之間有怨言」這是指聖徒之間一些相處上的摩擦,非指像大衛對烏利亞那樣殺夫奪妻的大事。教會生活若有相處上的不愉快這是常有的事,畢竟每個人的行事風格與看事情的角度都不一樣,如果一發生衝突就換教會,彼此不再見面,真不知道要換到什麼時候?

如果相處上有摩擦有怨言仍然不能包容時,我發現上帝也會出手幫助我們。

以前我常為了師母出門沒帶手機抱怨她,因為這樣有事情無法立即聯絡處理真的很麻煩,我再三要求她要記得她還是忘記,結果讓她壓力很大彼此鬧得很不愉快。但有一次我自己出門也忘了帶手機,那時候我就知道這是上帝在光照我,自己也是會出包的,一樣需要別人的包容。於是以後我立志不再為手機的事情起衝突!以後師母出門,換我幫她把手機充電準備好,或乾脆放在她包包裡面。要是連我自己也忘了提醒她,那有事就等她回家再說了。

還有一次是我電視購物買「束腹寶」,像皮帶一樣宣稱束在腰上按啟動它就會自己顫動,達到束腰瘦身的效果。結果試了幾天沒用,腰圍還是一樣粗,但電池一換就要60元倒是貴得很。師母很節儉,一直唸我要瘦身幹嘛不好好運動,還要花錢買這種沒用的東西浪費錢?但我買都買了也過了七天不能退,明知沒用又能如何呢?

後來那張買「束腹寶」的發票竟然中獎,還中了4000元!扣掉稅金八百實收3200元,剛剛好是買束腹寶的費用!師母一看發票還能中4000,錢也回來了,看在上帝的份上也就不唸我了!哎呀!這真是上帝救我一命啊!

說也奇怪,到現在十多年過去了,發票再也沒有中過四千元,最多只有兩百元。

保羅講饒恕,非同一般勸人為善以積功德求福報的論調,他指出兩點,做我們應當以愛心彼此相待,相互寬容饒恕的基礎(或理由):第一、主已經饒恕了我們,我們也應當彼此饒恕,而非互相算帳。第二、我們是上帝所揀選的兒女,是聖潔、蒙愛的人。

因此,心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和忍耐來互相寬容饒恕對方,並非要求得什麼福報,也不是要我們屈居弱勢一昧挨打吃虧,而是以此回應神的呼召與恩典:「主怎樣饒恕你們,你們也要照樣饒恕他人。」「難道你不應該憐憫你的同伴,就像我憐憫你一樣嗎?」 (馬太18:33)。

二、以神的話彼此勸誡

15-16節:要讓基督的平安掌管你們的心,你們就是為此而蒙召成為一個身體。要常存感恩的心。要將基督的話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用各樣智慧彼此教導,互相勸誡,以感恩的心用詩篇、聖樂、靈歌頌讚上帝。

「讓基督的平安掌管你們的心」和合本譯為「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這個作主就是做仲裁的意思。很多事情該做不該做聖經都沒寫,哪怎麼辦呢?有何原則做為判斷依據?
不只是個人的平安,整個基督身體的平安也很重要

保羅指出:當基督為我們成就了和睦,與神和好也與人和好,我們也應該以祂在我們心裡的平安為仲裁的依據。一件事若連自己良心都受到控告而不能平安,那是不應當去做的。但即使自己很平安,也應當注意教會的弟兄姐妹是否也平安呢?因為保羅提醒我們「你們就是為此而蒙召成為一個身體」。這表示神是呼召我們在一個身體裡面,彼此是互為肢體,而非各過各的,只要自己心裡平安能跟上帝負責就好。

「要常存感恩的心」這在彼此相處可說是個潤滑劑。我們常講感恩的話,感謝對方的付出,少說你這是應該,可以帶來很多潤滑避免很多衝突。牧師如果說「你們來教會是應該的」,會友如果說「牧師你講道是應該的」,這樣彼此都搞得很毛。但如果牧師說「感謝你們來聽道給我鼓勵」,會友說「感謝牧師證道給我幫助」,這樣教會的氛圍就不一樣了,也溫暖的多。

當然我們對於自己的付出可以說這是應該的,主也是這樣教導我們「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路17:10』」但不要把對自己該說的話拿來跟別人說,對別人的付出應常懷感恩的心。

「要將基督的話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用各樣智慧彼此教導,互相勸誡」信徒不單單是應當把神的話做自己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我們也當用神的話彼此教導、勸誡。若對方聽不進去,則應當好好禱告,祈求神賜下各樣智慧來幫助我們。

讀聖經你會發現上帝曾經用過一個很難搞的人,叫他往東他就往西,叫他怎樣做他就偏偏不那麼做,即使事情做成功大有果效他還很生氣,而且還敢生上帝的氣!我常想,上帝有那麼多人可以用怎麼偏偏選他呢?約拿!

當約拿為了尼尼微人的悔改蒙恩生氣時,上帝沒有用雷轟閃電迫使他屈服,也沒有嚴厲地斥責他應該好好學習摩西的榜樣,要求他認罪。祂乃是送一棵樹給約拿遮陰乘涼,約拿很高興,為這蓖麻大大感恩。但不到一天蓖麻又被蟲子咬死了,約拿又很生氣。結果上帝就說:「這蓖麻不是你栽種的,也不是你培養的;一夜發生,一夜乾死,你尚且愛惜;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拿4:10-11」

其實上帝就是要告訴他「神愛世人」的道理,但上帝以「實物教學法」,要他從這顆蓖麻樹來實際體會神愛世人的心,不是更有果效更有智慧嗎?

所以,我們不是只要把主的話講清楚就好了,還要求主給我們有各樣的智慧,知道該怎麼跟他說才有果效。

「以感恩的心用詩篇、聖樂、靈歌頌讚上帝。」這應當要成為教會生活的常態:基督徒聚在一起就要唱詩歌來感恩上帝。「詩篇」指的是以色列人寫在舊約許多頌讚上帝的詩歌。「聖樂」指的是教會公眾聚會用的詩歌,旋律與歌詞都很棒,可以帶領我們敬拜神。至於「靈歌」就是自己被聖靈感動一時即興所唱的短歌,音節與旋律都很短,唱完可能自己也忘了。雖然比不上聖樂有音樂性,但卻能帶給自己靈裡很大的釋放。有些教會在公眾敬拜時也會讓大家自己唱靈歌來敬拜神,因為各人對著神來唱,別人聽不懂也沒關係。

保羅認為詩篇、聖樂、靈歌都很好,我們理當常以感恩的心藉此頌讚上帝。這不但是尊主為大的具體表現,也能讓我們把焦點放在祂身上,激勵我們信靠祂。

三、以主的名自我查核

17節:你們無論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而行,並藉著祂感謝父上帝。

這是基督徒自己判斷何事該做不該做,何話該說不該說的重要原則。在這個日新月異的21世紀,每天發生的事那麼多,不見得聖經都明確記載該怎麼辦。除了以上這些講過的「以主的愛彼此相待」、「以主的話彼此勸誡」之外,若還有疑慮、疏漏或不清楚的地方,保羅再給我們這個原則來補足。

他要我們用這三點作自我查核:
(一)我可以奉主耶穌的名作這事嗎(合乎祂的教導)?
(二)作這件事能榮耀祂、感謝祂嗎(合乎祂的心意)?
(三)我能期待祂賜福這事嗎?

結論:聖徒相通之道

在基督裡的新生命,除了追求美好的品格棄絕一切的罪惡,也具體表現在教會生活:聖徒相通之道。這聖徒相通之道就是愛心:心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寬容與饒恕。

因為主是這樣厚待我們的,我們也應當這樣彼此相待。

至於一件事該不該做,該不該說?我們應當以自己心裡基督的平安為依據,也顧及整個基督身體的平安。還有能否奉主耶穌的名行事?能否感謝祂、榮耀祂的名?

一個孩子長得像他爸媽本是應該的。同理,我們是蒙祂慈愛憐恤的兒女,對於聖徒相通之道,活出來的生命也應當像我們的天父那樣恩慈美善才對。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