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7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重視人才培育不怕失敗 游亞旭談以色列成新創國其來有自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李容珍 追蹤
游亞旭代表談以色列為何成為新創國。(圖/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建國才70年的以色列,如何成為全球科技重鎮、每年破千家新創公司,高科技人才比例是世界最高的國家?駐台北以色 列經濟文化辦事處游亞旭(Mr. Asher Yarden)代表,於二月14日下午在台北國際書展中分享 「新創之國:以色列」時表示,以色列面對鄰國威脅,身處艱困環境,若是不夠強壯就無法生存。他也分享以色列人從小就被挑戰去「問問題」,不怕失敗、愈挫愈勇,以及不接受「不」的這種Chuzpah精神!

以色列唯一的資源是人才
在以色列外交部工作32年游亞旭,在台灣有三年多,他說,台灣也是他最喜歡的地方。台灣和以色列有很多相似之處,兩國的面積都不大,以色列面積甚至是台灣的三分之二,台灣人口2300萬,以色列僅有850多萬。由於以色列不是出口導向的國家,也沒有甚麼天然資源,所有原料都必須從其他國家進口。他說,「以色列唯一的資源是人才」,所以也是以人才為導向的國家;「教育對以色列非常重要,而且是回溯到數千年前的教育」。

書展分享現場

書展分享現場



游亞旭表示,特別是近三十年來,高科技更是推動以色列經濟成長很重要的產業,不但製造很多產品聞名全世界,特別是水資源的開發更值得一提。缺水一直是以色列很大的問題,回到聖經時代,人們都在爭奪水資源,甚至在1950年代以色列,仍在和鄰國為水資源在爭戰。以色列對於缺水的挑戰,現已透過高科技解決。

他說,以色列建國之前非常艱困,在獨立戰爭時,甚至損失了十分之一人口。1948年剛建國第一年,國家很小,沒有人有私人汽車,食物也非常缺乏,必須由政府發糧食券;但是現今的以色列,與建國初期相差很多,人民的房子住得比以前大,很多人擁有車子,甚至有兩台車以上,也是非常進步、有效率的高科技國家。「面對鄰國威脅,我們必須這麼做,否則就無法生存!」他說,以色列剛獨立的時候,沒有甚麼國防武器,只是聲音比別人大一點,讓鄰國覺得他們好像很強。他們把武器放在卡車上,繞行耶路撒冷,讓人以為他們有很多武器;當時經濟規模小,也沒有產品可以出口賣給其他國家。所以,以色列就認為「投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以色列母親而言,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比擁有很大的房子、車子更為重要。

以當兵為傲 習慣挑戰「問問題」
他談到,以色列是徵兵制,人民認為當兵是很榮耀的事,雖然訓練過程中很艱難。以色列服兵役的優點之一是讓孩子很快變得成熟,從15歲當兵到19歲時,可能已經升到上尉、少校。這也是以色列和東亞文化不同之處。以色列人從小就被挑戰去「問問題」,不但允許對年長者挑戰,甚至鼓勵孩子去做,從幼兒開始,到小學、中學和軍中都是如此。不只挑戰父母、老師,甚至軍中的長官。他舉諾貝爾獎化學獎得主丹‧謝赫特曼發現「准晶體原子」得獎為例。在得獎之前,丹‧謝赫特曼曾遭到很多敵視,而批評挑戰丹‧謝赫特曼的,都是很有權威的人,但因著丹‧謝赫特曼持續的研究最終獲得認可而獲得諾貝爾獎。丹‧謝赫特曼代表以色列人對自己研究「堅持到底」的精神,這也是以色列人的文化。

游亞旭談以色列人不害怕失敗

游亞旭談以色列人不害怕失敗



「以色列不怕失敗,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生命的一部分!」,游亞旭說,孩子開始學走路時,會摔倒、努力站起來,以色列人的天性就是「摔倒就站起來,繼續往前走!」以色列數十年來雖然有很多新創產業,但是大部分是失敗的,即使很多新創成功者,過去也有很多失敗的經驗,譬如發明USB的以色列創業家默倫(Dov Moran)曾經說,自己從失敗學到的經驗教訓比發明USB還要多。「在以色列,失敗不是羞恥的事!」默倫受訪時,也都會談到自己失敗的經驗。

不接受「不」的強勢風格
游亞旭表示,以色列外在環境艱困,讓他們為了生存而一直處於爭戰。他舉例說,1968年原本法國有幾艘戰艦要賣給以色列,雙方簽訂合約也已了付款,最後法國卻爽約。以色列非常需要這批戰艦,於是在1969年除夕夜,透過Operation Noa軍事行動把水手送到法國港口,悄悄上到戰艦,就在大家狂歡時把戰艦開走,雖然法國當時非常生氣。以色列這種Chuzpah精神,就是不接受「不!」的答案,甚至在工作上都可以看到。但也因此,有時候會顯得太強勢,另一方面也被認為,以色列人很會做生意!

他在會中也分享相關的以色列(中文翻譯)多本書籍供讀者們參閱。

書展中分享相關書籍

書展中分享相關書籍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