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3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從社會底蘊談美】美是「尊重包容」 企業主管也上美學課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蔡明憲 追蹤
【記者蔡明憲台北報導】「你在馬路上有沒有感受到,好像大家脾氣都很大、火氣很爆,車子稍微碰到就大小聲?」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專任教師彭盛有牧師觀察台灣社會是否「美」時,丟出這樣一個問題。

他指出,當全世界變得更加對立、撕裂、衝突時,在我們所處的這個世代,反而更需要談「美」,整個台灣及華人社會都要多談美。因為美有一種包容,能讓不同意見及多元聲音可以共存。「說它是一種『朦朧美』也可,因美提供了一種承載力。」

美可以突破敵對
「美,是活出彼此尊重,也自我尊重的形象。美,是均衡。」彭盛有牧師過去在英國愛丁堡讀書,感受到當地民眾對「美的素養」是台灣社會可以學習的,因為當他們同樣面臨到經濟風暴時,社會的穩定度不會失控、失序、暴躁。他在想為什麼?可能跟他們千百年來社會底蘊當中美的素養有關。

彭盛有說明,因為美有一種特質,它能超越不同領域,比如政治強調權力和正義,經濟看重貨幣財產,可是「美的經驗」能超越這些特定經驗的界線。「美」就像有一個中心,能展現獨特的生命力;卻又有一個圓周散發出去,可以容納很多人一起在美感的經驗當中,能找到共通點及共存方式。這個美,變得很特別。

他最近看到很多企業界及學校,特別是企業界,都讓主管接受美學、美感的訓練,培養美的能力。因為企業發現,知識、科技的能力無法處理所有「人」的問題,要處理人的問題,有時是需要有「溫度」的。

「特別在這個世代,美可以突破敵對。」彭盛有表示,在社會上一些很大的張力當中,美提供一種平台,讓對立的人一起在美的平台當中有對話的可能。

美的凝視之後生命的包容
若談到東西方的美有何不同?彭盛有認為可能與「美的對象」有關,西方的美學受基督信仰影響,因此美有一個對象,很多是在述說上帝創造之美、基督榮耀之美;東方美學則多強調人的修為或對大自然的頌讚。若講天人合一,可能最終主角還是聚焦在人,但基督徒知道活著是為了榮耀神,所以東西方美學背後的世界觀、神觀也有不一樣之處。

如何培養美的素養?彭盛有強調,美的素養需要操練,它首先是一種「看見」與「傾聽」,這在匆忙的節奏中是培養不出來的,必須放慢下來,需要「安靜凝視」,進而將觀看世界的能力培養起來。

他舉例,現代人心裡好像有根弦,繃得很緊,看起來很有效率,但整體社會若每個人都這樣,稍碰一下張力就會很大。人與人之間若沒有美的凝視之後生命的包容,這樣的社會是危險的。

「需要給自己時間、空間,讓自己的生命慢下來。」彭盛有牧師邀請大家培養美的素養,讓自己越來越美,「上帝也透過在基督裡的美,安慰、造就、啟發生命。」

相關新聞
【從神學看愛美】不是「愛美」使人變美 是「愛」讓人有真正的美

【從教會福音談美】基督信仰是美的信仰 傳福音「美」要登場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