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6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基研智庫X論壇報直播】理性與感性平衡 推動台灣教會迎向黃金十年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蔡明憲 追蹤
【記者蔡明憲台北報導】台灣教會如何迎向未來十年?基督教研究智庫與基督教論壇報於三月4日同步直播暢談「黃金十年的兩個推手:理性與感性」(見圖),在淡江教會莊育銘牧師主持提問下,基督教研究智庫理事長、台灣...
【記者蔡明憲台北報導】台灣教會如何迎向未來十年?基督教研究智庫與基督教論壇報於三月4日同步直播暢談「黃金十年的兩個推手:理性與感性」(見圖),在淡江教會莊育銘牧師主持提問下,基督教研究智庫理事長、台灣神學院林鴻信老師指出,台灣教會這些年在「量」的成長上有不錯的成績,但「質」(如教會生活的品質)的提升還有待努力。「是不是已到了一個時機,我們的量成長到可以考慮質,讓質與量做更好的平衡。」

世代交替 主體性異象在哪?
莊育銘牧師提問:為什麼智庫對於台灣教會未來十年用「黃金十年」來定位?未來十年真的更好嗎?甚至會不會變「鍍金十年」,外表光鮮亮麗,裡頭仍有許多需要調整?

林鴻信老師說,我們即將進入2020年,也就是21世紀的20年代。1個世紀100年相當於一個人的生命歷程,20年代差不多是青年時代,是人生最有生命力、想像力,對人生塑造成形最有影響力的十年。用「黃金十年」並不是在發預言,而是如果我們積極看待,用信心領受上帝給我們的應許,這十年對21世紀的教會,必定有重大的影響。

他從台灣教會看到,很多都在「世代交替」及「年輕化」,包括有愈來愈年輕的主任牧師及負責同工被興起,世代交替非常清楚。但是也看到這些年來台灣教會所有的努力,似乎有點在重複、循環。

林鴻信提醒,我們的「異象」好像更多向外學習,請世界各地優秀的講員來台,但比較少自發性的,從本土、本地、這裡的人產生出來的異象。「如果不是出自有『主體性的異象』,它的影響力不會太長。」

他喜歡觀察一個教會的預算,就是反映這個教會的價值觀。從中發現教會預算可能多用在看得到的量的事工,但跟質有關的比如教育事工,有無佔教會預算合理的百分比(國家教育預算須符合憲法佔一定額度),這些都到了一個需要大改變的時機。4099_理性與感性平衡_推動台灣教會迎向黃金十年_2

理性感性如兩輪 需平衡發展
林鴻信引用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小說《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說明,理性的優點是平穩有條理,缺點是悶騷、無法恰當的表達;感性則代表熱情、浪漫,但衝動容易惹禍。運用在教會發展,他個人期待是教會能不能走出一條「理性與感性平衡發展的路」。

若以中國宣教的歷史來講,從馬禮遜之後逐漸發展兩條路線,一是比較偏理性的「文化教育路線」(以李提摩太為代表),另一是比較感性的「福音佈道路線」(以戴德生為代表),後來大部分華人教會傾向以福音佈道路線為主。林鴻信提到,理性這方面如果弱化的話,教會不是平衡發展,就好像兩個輪子不平衡前進,是很難走動。

福音入台150多年,最早在北部宣教的馬偕博士,是蘇格蘭長老教會的福音派背景,這個背景有兩個特點,一是非常熱衷傳福音(福音佈道路線),馬偕傳福音是叫世人知罪,帶領人悔改接受上帝的恩典;第二是蘇格蘭福音派同時也接受「啟蒙」,蘇格蘭啟蒙運動不是反對基督教,是由牧師帶頭。所以馬偕有這樣的背景,來台第二年就招收學生教導神學,同時也開始教解剖學、礦物學、植物學等,可以看到台灣教會一開始,是走在感性與理性非常平衡的道路。

後來有何改變?林鴻信觀察,走理性重「質」,走感性重「量」,有時因眼睛看不到數量增長的,漸漸就會被忽略。例如一個教會人數多少,大家都有印象;但一個教會信徒神學教育及素質多好,可能就不被記得。

教會經過模仿後要走自己的路
對於教會的質量並量,在「質」的部分目前有何契機?林鴻信認為,台灣教會有150多年的歷史,已經到了可以全力起跑的時候,「一開始我們當然有摸索學習的階段,包括這些年邀請很多外國講員都來過,但台灣教會經過模仿學習後,要開始創作——走自己的路!」

以目前華人地區來看,在台灣要出版任何基督教刊物都沒有問題,台灣教會也有很好的出版社、基督教報紙……等,我們在文化方面已經有一些根基可以向前邁進。另外,台灣教會可以自由發展,要走福音佈道或文化教育路線都沒有問題,加上台灣神學教育非常自由,所以我們要預備人才進入黃金十年,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與出發點。

林鴻信特別提醒,觀看中國宣教史,最早進到中國的是景教,曾經有210年歷史,現今馬禮遜來華不過212年。當景教因唐武宗滅佛而跟著消失時,目前的基督教是否就有理由不會消失呢?

他強調,關鍵是我們真的發揮信仰的見證,讓基督信仰有淺層、深層,有感性、理性,有福音佈道、文化教育。「除非當代基督徒能夠深耕,深深的耕耘才會生出根來!」

他認同教會做門訓,但看重的是「教育」還是「訓練」?教育是注重人的成長,訓練是事工的技巧,事工的技巧與人的成長有一定關連,但若教會注重量的成長,有時門訓會比較偏向訓練這塊。他期待教育(質)這塊可以跟上來,因為當教會的量成長時,質若沒跟上來,教會很快就會疲乏。正像福音「運動」跟思想有關,但「活動」往往是沒有思考力。若質不提升,量到一個階段就會看到極限。

教會需有因應時代變遷的能力
林鴻信另外提到,基督教從馬禮遜來到中國時,比馬克思主義還早了90年,但中國第一個完整接受外國的世界觀就是馬克思主義。這提醒基督教,沒有(更早)成為中國人民生活的核心部分,另一個重點是歷世歷代基督教經典著作都沒有翻譯,「200年前就應有基督教著作引進中國,但因為過去沒有做,到今天要做社會教育、信徒教育,以及基督教所發展的生活價值觀,就困難很多。」

Q&A時,林鴻信重申,智庫希望追求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性與感性)的平衡。他也給教會界年輕接棒人一些建議,這個時代在變,速度快得不得了,教會與基督徒需要有因應時代變遷的能力,也期待年輕世代能更勇敢探索基督教信仰的豐富性。

林鴻信多年來觀察台灣的特會,很多外來講員宣告台灣幾年後要復興、幾年後哪裡要插滿十字架……,但回頭看似乎沒有實現。他肯定這些外來講員的誠意與領受,但問題的根本是這些講員畢竟不是在這塊土地上成長的人,不是這個地方「有根的人」。若看聖經,所有的先知都是「扎根在本地」(除了約拿到尼尼微),因此異象需要自發的,不是移植的。

他說,智庫期待從神學院走向信徒、從教會走向社會,目前台灣教會在研究及神學這塊的人力跟質量仍不足,需要教會一起關心。他個人明年將65歲,對於台灣教會的發展有一種迫切感,盼望更多基督徒被興起,願意用生命的黃金十年換取上帝的黃金十年,「呼籲弟兄姊妹跟我們走一段路!」

影片收看:https://www.facebook.com/ctnewsfans/videos/2404687356229971/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