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4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青年走出去—東南亞印泰澳洲】陳鈺璟:尼泊爾孩子教我愛與分享功課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梁敬彥 追蹤
陳鈺璟在澳洲擔任環保志工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21歲的你/妳,要怎麼「遇」見自己、「預」見未來?

台北教育大學社區與區域發展學系陳鈺璟,高中時期,就因為出色的語文能力,成為接待國外來台「交換學生」的親善大使,並獲校方推薦進入教育部「新世紀領導人才(班)」,從高中開始,陳鈺璟便主動參與尼泊爾、印度、泰(國)北以及澳洲的服務學習與環保志工。陳鈺璟說,對像她這種出生在「90後滑世代」的年輕人而言,走進世界、拓展「視」界是必須的,其中「良好的外語能力」以及具備「立足鄉土,胸懷國際」的世界觀是「走出去」的基本功,需要及早預備。

21歲已經走訪世界多國
雖然今年「只」有21歲,陳鈺璟已經擔任過兩屆TEDx演講的主持人以及2017-2018「台灣青少年領袖高峰會」的隊輔及工作坊講員,而在海外擔任志工的經歷,也讓她對「關愛受造世界」有深刻的看見,這也讓她在去(2018)年創辦「QG山海」帶領大家看到台灣的高山及海洋生態之美,也呼籲更多人從所在的城市開始「珍惜上帝所創造的大自然」,為全球生態永續盡一份心力。

陳鈺璟說,很幸運的是,因為她的父母看重孩子的教育,加上父親營商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所以她在國中之前,是在「雙語」的環境下成長的,並且因她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認識一位美國學校轉來班上的同學,這讓她對於「學好英文」更有熱情和動力,因為喜歡「旅遊」以及「交朋友」的特質,國中畢業後,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可以選高職的觀光科就讀,而她也一直朝著「出國唸書」的規畫努力著。

陳鈺璟回想,因為自己的語文能力還不錯,加上是教育部「新世紀領導人才」學員的緣故,學校就把接待一位法國籍「交換學生」的任務交給她。她從那個同年齡的法國同學身上看到對方不僅是對自己國家(法國)及台灣的人文、自然環境及歷史都知之甚詳,而且那位法國同學對國際上所發生的時事脈動、社會議題以及未來可能的趨勢和發展都有深入的剖析和觀點,這讓她「大開眼界」,因為當大部分台灣的高中生還只是定睛在生活中的「小確幸」以及「追求考試成績」時,這位法國來的高中生,已經具備「地球村」的世界觀,而這也讓陳鈺璟更堅定要出國唸書「看世界」的方向。

陳鈺璟出國的第一個國家是尼泊爾,當時是台灣師範大學的「小謀老師」謝智謀代表華人磐石領袖協會來學校推動「海外志工服務」,當時小謀老師在PPT上SHOW出一張「學校」的照片,讓她決定踏上海外志工的「旅程」。

陳鈺璟與印度貧民窟的孩子合影(受訪者提供)

陳鈺璟與印度貧民窟的孩子合影(受訪者提供)



國外服務志工學習愛與分享
陳鈺璟回想,與其說那是「學校」,比較貼近現實的說法是「一個屋頂被大小石頭佈滿」的鐵皮屋,而且「當地孩子一年的學費,不過是一瓶可樂的錢」(磐石有補助),於是陳鈺璟決定拿出自己存的三萬元當作「團費」,加上媽媽「贊助」的兩萬多元機票錢,第一次離開台灣「走出去看世界」。

「尼泊爾的孩子教導我愛與分享的功課」,陳鈺璟說,那裏的物質條件極其缺乏,但一個孩子在用餐時間拿了一包餅乾給她,陳鈺璟說,她心中很SHOCK,因為那是從小在不愁吃穿的生活環境及父母呵護長大的她「所欠缺的」,這讓從小學就信主的她,重新思考及反省「一個基督徒如何活得像耶穌」的重要性,因為耶穌就是一個在看見需要時,給出「愛」的行動的榜樣。

神帶領走出去擴展視野
2017年,陳鈺璟在參與「台灣青少年領袖高峰會」服事時,家人通知她考上台北教育大學社區與區域發展學系,神也讓她因著在參與磐石泰北志工服務隊時,一張用手機拍攝的小女孩的照片,讓她獲得「Volcom Grand Prize APAC winner」公益大使的資格,不僅有機會到美國的Volcom 總部參訪及學習,她也把Volcom 給她的獎金,用於參加印度的志工服務,陳鈺璟感謝主「神有最好的預備和帶領」。

陳鈺璟說,在印度,她看到的是在課堂上學習的「種姓制度」就活生生的在眼前上演,她所接觸的都是「貧民窟」,也就是「賤民階級」的孩子們,而她也知道,印度有一群非常有錢的「財主」,他們的孩子就是「世襲」著富貴,這也讓她回來台灣後,對於「貧富差距」的議題更有感。

去年到澳洲擔任GVA環保志工的經歷,讓陳鈺璟深刻體驗到「環境永續要從鄉土做起」的重要性。陳鈺璟說,她在教育部「新世紀領導人才」受訓時,課程目標就是「深入鄉土、放眼世界,善用國外的經驗來讓台灣變得更好」,而「QG山海」就是她行動的起點。

陳鈺璟感謝主,因著上帝一路的帶領,她有機會「成為現在的自己」,他也鼓勵滑世代的年輕人「不僅要愛台灣,更要有國際觀」,把握每個走出去的機會「看見世界、看見需要」。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