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7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兩人變成一人?父母與子女間的故事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戴恩信 小芬是一位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每天下班都會回家與母親共進晚餐,但當她逐漸和辦公室的同事熟悉後,她每每告訴母親要和同事吃晚餐,都讓她感到很罪惡。她只要想到打電話告訴母親時,電話另一頭落寞的...
◎戴恩信

小芬是一位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每天下班都會回家與母親共進晚餐,但當她逐漸和辦公室的同事熟悉後,她每每告訴母親要和同事吃晚餐,都讓她感到很罪惡。她只要想到打電話告訴母親時,電話另一頭落寞的聲音就會讓她感到很難過。最後,小芬還是回到了與母親固定晚餐的行程。有一次媽媽對小芬說,子女本來就該陪自己的爸媽吃飯,小芬感到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阿龍是一位來自單親家庭的男大生,自從國中從阿嬤家被母親接回去同住後,他開始覺得自己經常受到媽媽的影響。在第一次打工領薪水後,他發現自己的薪水被媽媽領走,他感到非常的生氣,但他媽媽說,家人不就是該互相幫忙嗎?怎麼會分你的還是我的?面對這句話,阿龍瞬間愣住,無話可說。

子女與父母間的適當距離
這些情節、這些對話,不知道你是否感到熟悉。他們都與家人的距離密不可分,卻也在與父母的關係中感到困擾。聖經創世記二章24節提到「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每個孩子成長後,發展成獨立的個體,並且成立自己的家庭。我們仍舊可以孝順父母,但是孝順歸孝順,不是子女的一切就是父母的,不管是有形的財產,又或者是無形的決定權。

詩篇一二七篇3節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在希伯來的原文中並沒有「所賜的」三個字,因此原文應是「兒女是耶和華的產業。」我們都認為聽從、順服就是聖經中十誡的孝順父母、中華文化中的百善孝為先,但許多人最終卻在這樣的過程中迷失了自己,使得自己終其一生活出父母想要的樣子,甚至成為承載著父母的夢想去實現的附屬品。然而,這是否就是神要我們所做孝敬父母的原意?

良好的自我分化程度
在聽著這些「兩個人變成一個人」的故事,使我想到心理學中的「自我分化」。自我分化一詞出自家庭系統理論,心理學家Bowen(1978)提出的自我分化,指的是一個人能夠在情緒和認知的層面區分自己與原生家庭的程度,用來說明一個人在心理上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一個具有良好自我分化的人,是指個體在家庭中能維持自我的獨立自主性,同時也能與家庭擁有良好的情感連結。

回頭來看小芬與阿龍的故事,兩者的自我分化程度都較低,因此他們在與家人的人際距離是緊密黏膩的,也因此造成了他們在個體獨立上,有阻礙或情感支持上的缺乏。深受華人文化影響的東方人,比強調個體文化的西方人,更容易察覺到許多成人即便在到外地唸書、出社會後,東方人的自我分化程度仍然是低的。但是這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而是一個比較出來的概念。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比較容易在親子關係中感到挫折。例如小芬感到不舒服的反應來自於心理的不適;阿龍感到詫異,來自於他體會到自己無法與母親分離的事實。而這些故事卻都是真真實實地上演中。

親子該如何學習分離
所以我們該怎麼做?關鍵在於學會表達及溝通,目的是為了「設立界線」。身為兒女的,必須與父母有明確的距離,但並非切割,不是離開父母,而是明確的知道誰是誰、彼此的責任為何。

我們可以從神與創造物的關係來看,神知道什麼是祂的,什麼是我們的,祂創造了我們,祂與我們有了關係的連結,但我們始終不會成為祂,成為一個神,正如以賽亞書五十五章9節:「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神的意念、意志是與我們有所分別的,也正如我們的兒女與我們有所分別,即便他們身上擁有我們DNA,即便他與我們再相像,我們仍舊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都是各自獨立的。

這兩個故事主角的家長都為母親,因為母親對我們影響是非常大的。每位母親經歷了懷胎十個月,並擔任主要照顧者的角色,直到孩子離開家庭,母親的角色開始弱化的同時,母親會一直掙扎於親子的界線。這對她來說是痛苦的,但是這件事只有她自己能克服,而不是別人能替她做的事情。

面對孩子的成長、離開,一個母親的任務不再沈重,突然之間的重心消失,有些人願意放手讓孩子飛翔,有些人還是緊緊緊緊的抓著孩子讓他與自己共生。在這個所謂的「空巢期」,身為父母要知道的是,孩子離開不代表他就一去不回,有如斷了線的風箏,而應是他心中有你,你心中有我。

以賽亞書四十九章15節:「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你是你孩子的母親/父親,你也是你母親的孩子,你也是天父神的寶貝子女。面對是孩子,同時也是為人父母的我們,我們又會想怎麼做呢?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