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5 基督教論壇報 / 休閒旅遊

走訪奧地利執事博物館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周傳久(文字工作者) 奧地利小鎮加爾諾伊基興(Galleneukirchen)是基督教醫療與社會服務很興旺的地方。這裡有個「執事博物館」(Diakoniewerk museum),收藏記載過去...
◎周傳久(文字工作者)

奧地利小鎮加爾諾伊基興(Galleneukirchen)是基督教醫療與社會服務很興旺的地方。這裡有個「執事博物館」(Diakoniewerk museum),收藏記載過去兩百年教會執事服務的歷史和收藏物(可參閱www.diakoniewerk.at)。

其實這類名為Diakoniewerk的教會組織起源於改教後的德國,後來相似制度傳到北歐各國與奧地利,希望創造婦女服務機會。早年曾有許多女性專職醫療、社工、教育等內容,照顧孤苦者、身心障礙者、病人與老人,就是按著聖經所說,顧念各種容易被忽略的人。

這類工作在教會體系通常與牧師、司琴,被視為三種全職服務者。在教會內有男性也有女性,但單一教會外,以某些服務為使命的組織,很多以女性為主。有的地方成立學校培養後進,傳承核心價值和專業能力。許多人從年輕時便獻身於服務社會;在一百多年前有這樣的承諾,這些貢獻一生服務的人,一定有人幫助他們安享晚年。

南丁格爾時代藍白色帶有十字架的工作服

南丁格爾時代藍白色帶有十字架的工作服



教會服務隨時代轉型
過去兩世紀以來,現代化公辦福利制度興起,教會組織不能在如早年,完全以基督教思維服務維持品質,而且資源相對於政府社會福利機構就顯為弱勢。因此,往往在繼續獨立發展或必須尋求與公部門合作妥協間左右為難。但處於保有基督教精神的社會,還是得到相當程度尊重。

這類服務組織很留意公共政策與資源涵蓋不到的對象;看到社會需要,便創造服務以回應需要,累積經驗和事蹟。有些甚至擴展到海外服務。

奧地利執事博物館的特色
奧地利執事博物館空間只有九十平方米,很有啟發性:

1.合一服事。解釋服務組織發展歷史沿革。早年同一地區有來自兩個不同源淵的組織投入照顧服務,後來願意合作發展,使得服務更有效能,以致後來越來越多樣,涵蓋對象廣泛。這告訴後進,願意合作,開放接納,是能夠成全更大工作的方法。

2.全人關懷。展出物有許多以前照顧貧病者和後來逐漸專業的醫療照顧。如針筒、消毒設施、手術燈具,一旁還有幫人縫衣的針線包,顯示對人照顧看重全面完整的需要。因為這樣才真的解決人的問題,而非只是作照顧者想做或被指定的工作而已。

3.創意服務。牆壁上規畫圖顯示早年到現在,不同時期各種供身心障礙者表達的溝通圖示設計。大皮箱內有多種生動布偶,是為給孤兒說故事而自製。一百多年前的純皮輪椅非常堅固,而且已經有腳踏墊,甚至有兩個避震緩衝彈簧。這些顯示遇見需要不輕易說沒辦法,而是保有憐憫和無條件的愛,盡力找辦法。

一百多年前純皮輪椅已非常堅固

一百多年前純皮輪椅已非常堅固



4.簡樸敬虔。博物館有一間複製以前執事的臥室客廳,生活必要的床、書架、盥洗設施、餐具都有。南丁格爾時代藍白色帶有十字架的工作服,和早期使用的病歷紀錄文件,典雅不奢華,乾乾淨淨。一旁有電腦螢幕,重複播放口述歷史,由服務者和被照顧者分享看法。

執事博物館一間複製以前執事的臥室客廳

執事博物館一間複製以前執事的臥室客廳



科技不斷進步仍不忘初衷
隨時代演進,現在基督教會如早年Diaoniewerk一般,全職奉獻的女性不多了。在奧地利只剩四位,年紀都已八十歲以上。但這種工作價值依然傳承下來,使得當地有身心障礙者經營的咖啡廳,有鼓勵對海外貧童同理的喝湯餐廳,還有各種資源回收重製、用來募款的生活用品義賣等等,這些仍然彰顯上述幾種精神。

由於時代變革講求宗教自由,如今包括奧國在內,相似發展根源的照顧服務相關學校都放寬招生對象,氛圍也不那麼強調信仰,而更重視現代化專業照顧。但弔詭的是,信仰是根,若拔了根,要深化照顧品質有一定限度。這個博物館幫助大家省思,如今看重人的照顧文化是怎麼來的。

博物館簡介說明,態度與價值是展示的目的。經常有照顧服務科系學生來此講習,解說者總以「我們是誰、我們做什麼、我們在哪些地方做、你能做什麼」,幫助後進從歷史得到鼓勵,不忘初衷。器材在變,硬體在變,但本質不要走樣。或許,這四種特色用來想想現代教會的醫療和社會服務,以及當前台灣教會的發展方式,也可激勵我們並帶來省思。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