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6 基督教論壇報 / 藝文影視

成長的曠野之路──思想電影《獅子王》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獅王木法沙與兒子辛巴。(劇照提供:迪士尼影業)
當我們成長到一個階段,經歷過被約束,感受過放逐自我的自由,回頭要去追尋生命終極價值時會詢問的:我是誰?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是甚麼?我真的要將我現在的生活過到永遠嗎?永遠是甚麼?這些常常都只能在生命的「曠野」經歷中發生。
◎徐硯美

回想我們的成長歷程,到底是怎麼「長大」的呢?是在關注之下嗎?是在挫折之中嗎?還是何其有幸,是在愛中成長呢?隨著整個世界經濟型態的改變,家長越來越難陪伴孩子全部的成長過程,特別是,有了手機與通訊軟體之後,就很難再說「我找不到你」這件事情,這句話中的「我」,就是「工作」。現代大多數的父母,常常保持一種「雙待命」狀態,孩子的一個聲音,就啟動,同時,一個簡訊的聲音,也會啟動。

「無父的世代」大概是基督教界,甚至是心理學界從八十年代至今不斷拋出的問題,也就是「男性典範」的失落,造成種種人的成長問題,乃至衍生變成一種「社會問題」。在父親節剛過的這週,我想要透過一部電影,跟大家一起思想,當我們活在這個世代,做父母的與做子女的應該要如何面對,乃至我們的成長不會有所遺憾。

THE LION KING

辛巴不想聽榮耀國大臣的叮嚀(劇照提供:迪士尼影業)



關於失去與放逐的經典故事
我不太能想像,受到華人文化浸潤的我們是如何看待《獅子王》的故事,會不會有很多人看成是一個「為父報仇」、「重振家聲」的故事呢?但對我來說──完全不是。因為它是一個關於透過失去與放逐,找到獨立與成長的故事。

2019年的《獅子王》與1994年的《獅子王》相隔了25年,這個歷久不衰的故事,如果有戲劇背景的人可能會知道,是源自於莎士比亞的《王子復仇記》;但不同的地方是,《王子復仇記》是悲劇,說的是「復仇」與「成長」之間存在著永恆的對立,這是他的蒼涼之處。而《獅子王》的復仇結局不同,但那都不是故事的重點。

故事的重點在,辛巴在父親獅王木法沙的愛中受到教育,而這個愛中也帶著期許與嚴格的要求,從而辛巴覺得處處受到約束。叔叔刀疤利用了這點,用謊言勾起了辛巴的反叛性,導致他陷入生死交關;而愛子心切的木法沙為了救辛巴,在辛巴面前失去了性命。自此,辛巴展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自我放逐。

THE LION KING

辛巴逃到曠野,澎澎與丁滿勸牠忘掉憂慮、及時行樂。(劇照提供:迪士尼影業)



同儕給予的快樂
在這個放逐的過程中,辛巴感受到無人約束的自由與快樂,他遇見了澎澎與丁滿,並與其結識成為好友,辛巴暫時將喪父的過往與內疚透過那句「Hakuna Matata」(意思就是「沒有憂慮煩惱」)拋諸腦後,這兩個同儕所給予的快樂就是「及時行樂」。

說到這裡,讀者是否覺得,這不僅跟大多數年輕人所經歷的是一模一樣的過程,同儕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很大的程度上,是用來「忘記煩惱」的,同時,也讓我們想到《聖經》中的一位人物──摩西。

這位埃及王子,失手殺了埃及人,然後躲到曠野自我放逐,在曠野中娶了葉忒羅的女兒。四十年的時間,他的心性一方面在生活的平靜與安穩中被重新塑造,一方面也在物資的匱乏下被磨練。

而回到《獅子王》的辛巴,電影並沒有說牠受到磨練,可是,辛巴卻藉由水中自己的倒影,想起了自己是萬獸之王木法沙的兒子。

這個身分的反思,也就是當我們成長到一個階段,經歷過被約束,感受過放逐自我的一種自由,回頭要去追尋生命終極價值時會詢問的:我是誰?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是甚麼?我真的要將我現在的生活過到永遠嗎?永遠是甚麼?

對我而言,這些常常都只能在生命的「曠野」經歷中才能發生。原因是如果我們沒有真正經歷過失去與放逐,經歷過自由與享樂,是很難對「使命」降伏的。

4146_獅子王_4

辛巴長大了,不免要想「我是誰?」。(劇照來源:The Lion King FB)



曠野經驗的覺醒
最終《獅子王》的故事當然是那樣的簡單與理所當然,辛巴從曠野回歸,重拾牠的使命與責任,正如同摩西降伏於上帝的呼召,回到埃及,重拾一個比「王子」更符合他本來受造的身分與使命,帶以色列人出埃及。辛巴也是將刀疤擊敗之後,效法父親木法沙,成為名符其實的「獅子王」。

「無父的世代」的缺席是我們一直嘗試改變的,我們強調「天父」與「屬靈孤兒」之間的關係,我們強調「遮蓋」;但是在我們的文化中,似乎比較少談「曠野經驗」。這是很弔詭的,可能我們真的覺得,都已經是「孤兒」了,再談「曠野經驗」是不是很殘忍呢?尤其是當我們為人父母,當然是希望小孩能夠在越多的愛中成長,能夠陪伴他們越久越好。

另一方面,這也是教會牧養會遇到的問題。在愛中教導,成為成長階段時的同伴,卻發現不斷豢養出屬靈的嬰兒。我們從「孤兒世代」到「嬰兒世代」中間,到底缺少了什麼呢?

或許就是我們忘記上帝有另外一面的「訓練課程」,就是「放逐」。我們可曾想過放逐與曠野,其實是一門最深的、愛的藝術。這門功課的關鍵前提,就是讓「離開的人」永遠知道愛的存在與價值,永遠知道這世界上有「曠野」給予的自由,但也有一個「愛」所給予的自由。這兩者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都要自己為自己負責。這不就是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成熟」特質至關重要的標準嗎?

愛在保護與呵護的階段,會讓人覺得不管我做錯了些甚麼,還是有人會替我「買單」的,這就好像法律上未成年人犯罪,法定代理人與監護人也要被問責一樣;可是在放逐的階段,就好像不管做甚麼,都不需要負責,因為可以把一切行為都推給「年輕」,這也是大多數年輕人在為自己「爭取未來」時,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因為生命的時間還有很多,犯錯就有了空間。

然而千萬別忘記,時間與自由有一天是會乘載著所有我們所做過的事,無論對錯,來反詰我們的,此時,我們將無所遁形,必然要面對過去與未來。

「無父的世代」缺乏的是愛,但倘若我們也能將「曠野經驗」轉換成成長的愛時,我們才能真正逆轉「孤兒」的身分,成為一個有愛的父母親。因為我們的愛不是只是出自被愛,而是出自我們明白愛的源頭在何處?以及愛的本質是甚麼?乃至我們能連接愛的本源,也成為給予愛的人。

編按:《獅子王》為普遍級。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