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9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親子畫畫靈性對話 王榮義鼓勵父母親:養兒育女是最好的靈修場域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蔡明憲 追蹤
右圖為親子共畫「我的家」。左圖為王榮義牧師透過畫作來談親子靈性對話。(圖/蔡明憲攝影)
讓教養孩子的經驗成為靈修經歷

【記者蔡明憲台北報導】「唯有父母本身不斷經歷愛與被愛,否則無法持續愛自己的小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中心主任王榮義牧師,17日週末午後帶著一群爸爸媽媽們學習與孩子一起畫畫,在畫中「親子靈性對話」。他提醒父母親,自己先跟上帝有靈性對話,才可能跟孩子靈性對話。「孩子們常常會碰撞出父母親內在的小孩。養兒育女可以是最好的靈修場域!」

橄欖華宣今年開辦《奇異恩典》親子講座,首場八月17日在衛理公會恩友堂,主題為「繪眼讀愛:親子靈性對話」。一開場,王牧師邀每個家庭畫「我的家」及「用一顆樹代表我的家」,親子間創意共畫氣氛溫馨;王牧師也藉著畫作解說他看到的家庭故事。

親子共畫

親子共畫



親子共畫

親子共畫



靈修,受傷的靈被修復

王牧師說,「畫畫」是親子互動很棒的媒介,透過畫畫可投射出內心想法,看到「每個成員(包括孩子)對這個家的期待」;畫畫也可說出每個家的獨特故事,從中,成員間「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很重要的。

畫畫可深層看到孩子的心。上帝是靈,我們是用心靈和誠實來拜祂。「人內心深層的需要,就是『靈性』。」他提到,父母真實關心孩子的內心狀況與需要,就是最好的靈性對話,而非只講聖經或流於說教。

「靈修,也是受傷的靈被修復。」王牧師指出,孩子受傷的靈得醫治、修復,也與父母有關,但父母想跟孩子靈性對話前,自己要先跟上帝對話,「成為父母,也是再一次跟自己對話、跟上帝對話。」

講座下半場,孩子們改到教會主日學教室,會場變成「家長——天父的孩子」為主角。王牧師引導父母親思考:「教養孩子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很多父母會說「孩子快樂成長就好」,不過卻在這句話後頭加了很多但書:成績好、乖巧聽話、不要比別人差……。他提醒,小心孩子為了這些但書,在父母面前變成「沒有自己」的人,代價極高。

王榮義牧師

王榮義牧師



孩子碰撞出父母「內在的小孩」

他說明「行為制約的訓練過程」與「整全生命的形塑過程」兩種教養孩子的不同模式。行為制約模式,這種孩子在權威者的肯定與失望之間自滿與自責,孩子有可能「我是誰並不重要,您滿意就好」或「我的興趣不重要,對您而言,興趣又不能吃,讀書才是正道。」王牧師遇過很多醫生,外在看是人生勝利組,內心卻有許多焦慮。這些醫生從小都是班上第一名,但人生很大挫敗就在醫學院第一次考試,因為全班只有一個第一名。

整全生命模式,能幫助孩子了解接納自己的真實感受,並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獨特性。他們對於父母的感受是「您不會拿我跟別人比較」、「在我的成功與失敗中,您都平穩的接納我」,讓孩子能放心做自己,對父母是彼此有信任與接納。

「我們的教育是朝哪個方向呢?」王牧師跟父母說,我們愛孩子的方式,通常是根據自己的被愛經驗。若從小被愛的經驗常是一種挫敗、焦慮、渴望與失落,那麼我們對別人付出的愛就很難被對方接收到。

親職教育並不是要加重父母親的重擔,應該是陪伴、協助父母親們經歷更多的被愛,父母才能夠漸漸的付出愛,而成為孩子們的祝福。「親子關係可以成為最深刻的靈修場域!」他說,孩子們也常會碰撞出父母親「內在的小孩」。王牧師坦然分享有次無意間暴怒傷害了女兒,後來察覺是自己兒時的需要沒被滿足,自己內在的小孩跑了出來。他與自己對話、與神對話,經歷被神醫治、修復,再重新與女兒對話、修復。

成為健康父母 愛中成長

王牧師分享「成為健康的父母」的五要點:
1.承認自己的軟弱
2.從照顧孩子的經驗中了解自己
3.心疼自己的成長經驗
4.尋求被了解
5.與孩子一同在愛中成長

「愛從誠實對待自己開始!」他祝福每位父母親,在內心誠實之處我們與愛的源頭上帝相遇,而愛會帶來醫治、釋放與拯救。「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親內在的小孩也可以在愛中成長。」

橄欖華宣《奇異恩典》親子講座下一場於十一月23日舉行,由蔡志東博士主講「為生命鑿一扇窗:閱讀與兒童大腦發展」。

親子共畫

親子共畫



親子共畫

親子共畫



親子共畫

親子共畫



王榮義牧師為父母親禱告祝福

王榮義牧師為父母親禱告祝福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