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7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不良少年成為心靈導師】走過被貼標籤的荒唐歲月 謝智謀用愛陪伴壞孩子生命更新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梁敬彥 追蹤
謝智謀老師帶著在校學生與輟學生一同到國外進行冒險體驗,找到自信與學習熱情(謝智謀老師)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不良少年、社會敗類、裁付感化教育、中輟生以及壞學生」,這些都曾是學校師長對年少輕狂時期的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小謀老師」謝智謀的「評價」。謝智謀當年因為不愛念書去混幫派與人鬥毆,缺課過多加上操行成績不及格,被高中退學。當時學校教官一臉鄙夷地指著他撂下:「你永遠不要回來這所學校了!」這句話,讓他至今印象深刻。

退學生30年後以傑出校友回母校

時隔30多年後,去年(2018),謝智謀受邀,重回當年把他「掃地出門」的這所台北市明星高中對學生演講,該校校長以「傑出校友」介紹謝智謀。這一年,謝智謀獲得台灣教育界的最高殊榮——師鐸獎。謝智謀在演說中,直言他非傑出校友,而是退學生;更曾因為兒時被父親長年家暴,國小就常逃學,國二那年還一度中輟好幾個月跑到原住民部落去「躲」起來;高中時,跟著幫派的朋友在西門町廝混、械鬥;還因為偷機車被警察抓到,被戴上手銬;後來被裁定保護管束以及感化教育,成為不折不扣的「非行少年」。

從非行少年到師鐸獎大學教授的謝智謀(梁敬彥/攝影)

從非行少年到師鐸獎大學教授的謝智謀(梁敬彥/攝影)



「大家一定很好奇,像我這樣的壞學生,此刻怎麼能以國立大學教授以及傑出校友的身分來跟各位分享,那是因為我信了耶穌!」謝智謀老師受訪時說,他就是這樣跟那些明星高中的學弟妹坦白自己那段在人看來極為不堪「荒誕歲月」。下個月,謝智謀老師還將回到當年他受洗歸主的母校、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領取「國際傑出校友獎」。

從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受聘到國立體育大學以及現在的台師大任教,謝智謀一直持續扮演著「中輟生的生命及生活導師」的身分,帶著那些跟他過去一樣,被學校師長以及社會貼上「壞學生」,以及「不良少年」的中輟生孩子們,一起藉由攀岩、溯溪、划獨木舟、騎自行車,以及登山等戶外體驗課程及活動,發現「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個人獨特價值。也在冒險治療的過程中,藉由反思團體的互動,來跟他人以及自己對話,面對、處理在原生家庭以及校園,身心靈長期累積的衝突和創傷,讓自己從枷鎖中,有機會獲得釋放,得到生命的更新。

謝智謀老師帶孩子們體驗溯溪

謝智謀老師帶孩子們體驗溯溪



中輟生幾乎都有破碎原生家庭
「中輟生不單是學業成績欠佳,每個中輟生更蘊含令人一掬同情之淚的故事!」謝智謀說,他所陪伴過的中輟生,被家暴甚至是性侵害的所在多有,更有很多跟他以前一樣不是接受過保護管束,就是被裁付感化教育的孩子。但無論他們是什麼原因從學校中輟,共同的特點就是「被學校師長、家庭以及社會看做禍害。是口裏不說,心裏卻想除之而後快的麻煩人物!」

有人曾對謝智謀老師說,社會上有很多浪子回頭的勵志故事,也有不少流氓變教授的例子,但那畢竟不是「普遍經驗」啊?謝智謀說,他從學齡前就被爸爸狠踹,還被吊在樹上打。懂事後上了國小,因為不愛念書被學校老師「酸」。到了國中,因為跟不上進度,無心念書,加上青春期賀爾蒙作祟,卯起來就輟學幾個月。高中聯考雖然可以憑「小聰明」考上明星學校,但童年家暴以及國中被老師當「垃圾」一樣棄絕的創傷,沒有獲得輔導和醫治;所以還是因為逞兇鬥狠被退學。還好後來碰到基督徒老師成為他的「重要他人」,他才有機會成為現在的自己。所以當他成為老師之後,他也敦促自己要成為中輟生的「重要他人」。

強迫回學校 不如從心救起
謝智謀老師直言,在他的教育的理念及實務中,從國中小到高中階段,沒有壞到救不起來的孩子。為人師表的,若只是看到學生成績不好、不聽話、行為乖張,而沒有從他們需要被愛及陪伴的個別化差異出發,幫助他們,那麼關於國中小及高中的中輟以及中離問題,教育部就只能在數字上「美」化。倘若孩子找到學習動機,以及自我價值,就願意改變行為;從信仰角度來說,就是「心意更新而變化」。

謝智謀認為,就算國中小的學生因為國民義務教育的法令,必須「回到校園」,或是到「中輟學園」,把9年的讀書義務盡完,但很抱歉,他們到了高中職,也會很快地就成為「中離生」。因為他們根本性的問題,就是被愛、以及被尊重的需求完全沒有被關顧到。至於目前學校的職業訓練,也並未讓孩子有因材施教的選擇機會,而是按照政府的想望「把孩子塞進他們根本沒興趣的職訓課程裏」,等到他們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後,依然會有很大的機會走上歹途,因為他們同樣是不被社會及學校所尊重及看重的。

「教育部若要務實解決校園內的中輟和中離的問題,我的建議就是看重不同的孩子個別化的需求,而且一定要從心救起。」謝智謀老師說,包括他在內,很多孩子會中輟,起因絕大多數跟「破碎的原生家庭背景」相關;所以他建議,國中小的老師要落實「家庭訪問」,去了解那些有學習障礙及行為偏差的孩子,在原生家庭的處遇。

而到了高中階段的孩子,若是他們學業成績跟不上進度,或是對學校的課程沒興趣,他建議教育部可以從技職教育著手,使教學跟職場的實務結合,設計讓這些學業成績欠佳,但有特別恩賜的孩子們,能夠找到符合自己學習興趣和熱情的課程或技能。

根據他自己輔導中輟生的經驗,那些生命及生活模式有明顯改變的,多半是心靈的創傷先得著了安慰、療癒,能夠先寬恕帶給他們傷害的家長、師長及他人,走出「被否定」(包括自己與他人)的傷害。謝智謀老師說,人不會一夕之間心意更新而變化,包括他和很多中輟的孩子,都是先被上帝藉由重要他人帶出「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所感動。雖然公部門基於「宗教不得進入校園」的規範,不允許在正規學制中直接談耶穌。但若是孩子在課餘主動接觸到信仰,生命改變的機會也是很大的,而他身為基督徒,他要跟大家說「信耶穌真正好」。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