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7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提升偏鄉教育】2019年師鐸獎得主甄曉蘭 補救教學幕後推手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梁敬彥 追蹤
甄曉蘭老師跟他的學生們(圖/甄曉蘭老師提供)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教育,是用智慧開啟智慧,用生命感動生命的事業」這是今年(2019)師鐸獎得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甄曉蘭老師,擔任教職逾30年的座右銘。

在過去10多年的年日裏,甄曉蘭與團隊,共同致力提升偏鄉教育品質、投入偏鄉師資輔導與補救教學領域,受益師生超過千人。甄曉蘭受訪時謙稱:「這份榮耀(指師鐸獎)是屬於每位共同努力的團隊成員的。」本身是基督徒的甄曉蘭感謝上帝,給她機會在教育職場服務,她只是忠心扮演管家角色,在老師這個職份上,努力做到「忠心、良善、有見識、無愧主名」。

甄曉蘭老師

甄曉蘭老師



深受大學主內恩師吳振芝影響
談到當初決定投身教職的緣由,甄曉蘭說,在進入大學之前,「當老師」並不在她的人生及職涯選項上,而是在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讀書時,受到大一班導師吳振芝(後來擔任成大歷史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的身教言教榜樣的影響,才想擔任教職。讓甄曉蘭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吳振芝老師不單是學識淵博,在教學以及老師的位分上忠心以對」,上吳振芝老師的課,不但長智慧,且有如沐春風的感覺。甄曉蘭說,吳振芝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單是在知識的傳授,而是只要老師站在那裏,學生就會主動去找她說話。本身是基督徒的吳振芝,不會跟學生傳「教」,但她所講出來的話語,很有智慧,滿有神的生命及恩典在其中。

甄老師和影響進入教職恩師吳振芝老師合影。

甄老師和影響進入教職恩師吳振芝老師合影。



每個禮拜二晚上,住在學校宿舍的吳振芝老師,就會開放住家,邀請學生來家庭禮拜,雖然甄曉蘭從小就在教會長大,但她參加老師的家庭禮拜,感覺到很自在和輕鬆。到了大三的時候,甄曉蘭對於成為像吳振芝這樣的老師心嚮往之。後來,甄曉蘭參加校園團契所舉辦的第一屆青年宣道大會(青宣)時,她就回應神「如果有機會、神也開路,我願意成為一位老師!」

大學畢業後,甄曉蘭進到伯大尼美僑小學任教。在那三年半的時間裏,甄曉蘭發現,國外設計的英語教材,不僅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及成效,更具體幫助新進教師的教學。甄曉蘭說,她原本想要成為的是一位歷史老師,但神帶領她在這段任教經驗中,開始對教學及課程設計產生興趣,後來出國深造,就是攻讀教育學位,

甄曉蘭感謝主:「祂對每個人有最好的Project,讓我可以一路看見方向。」在大學時期遇到恩師吳振芝,讓她立志成為老師,而在伯大尼任教期間,找到所要投身的教學及課程設計領域,後來就進入教育系擔任老師,過程中可以清楚感受到神的保守和帶領,如今回想,正是神的恩典之路。

教育,是生命感動生命
自國外學成歸國後,甄曉蘭受聘到國立嘉義師範學院任教,並擔任該校最後一任公費生導師。在學生畢業時,甄曉蘭在畢業紀念冊上,寫下「教育,是用智慧開啟智慧,用生命感動生命的事業」這樣的導師感言送給學生。

從嘉師到後來進入台師大任教,超過26年的教職生涯中,已是無數「老師的老師」的甄曉蘭也是用那句送給學生的話自我期許和惕勵。對甄曉蘭來說,那就是每的面對和實踐,惕勵著她「不要在任教的生涯中,有一點成績之後,就在旁人的讚賞及掌聲中感到滿足,而是要始終牢記,當初立志要『成為老師』的那份初衷與熱情!」

在浸信會懷恩堂聚會的甄曉蘭,也特別談到周聯華牧師對她的影響。甄曉蘭回想,有一年她要出國進修的時候,她有想要就近旁聽學校附近神學院課程的想法,於是甄曉蘭就請教周牧師的意見。周牧師對甄曉蘭說:「不用,就把教育的專業學好、做好,就可以了!」

甄曉蘭說,那是周聯華牧師生前對她很重要的一個提醒,因為若是以她一個為人師表者,沒有在自己的專業上好好扎根學習的話,其實對人、對神都是有虧負的。在大學的教職,是神交給她的職分,成為「忠心、良善、有見識」的管家,管理好自己手中的工作,就是做到聖經教導的「好管家」。

偏鄉教育提升是團隊效力
談到投入提升偏鄉教育品質、投入偏鄉師資輔導與補救教學領域的看見與初衷,甄曉蘭說,就是「看見偏鄉教學現場的需要」,而這個工作是團隊合作的成果,用聖經的話來講,就是「萬事互相效力」,並非是任何一個人的功勞,每個參與其中的,都很重要。

甄曉蘭回想,當時她進行研究案,做調查及訪談偏鄉的學校時,發現城鄉地區不但學習落差很大,偏鄉學校的在地差異性以及各校的教學生態都不一樣,因為看到這個「不同」,於是後來成立一個專門的研究計畫,進行偏鄉教育生態的調查,以發現學生的學習需求及落差。以偏鄉補救教學而言,就是貼近學生、關懷學生,讓孩子不再只是課堂上的「客人」,而是在學習上有成功經驗,培養出繼續學習的動能,學力得以重新培養,更重要的是「重新誘發學習興趣」。

甄曉蘭說,在偏鄉任教的老師是很辛苦的,一方面他們很多都是代理或代課老師,甚至是「新手老師」,但所接觸的孩子,相較於城市裏的孩子,不但學習資源少,來自學生家長的支持也少,期待偏鄉老師既要成為孩子的生活保母,還要把他們的課業顧好,還要發展教材,特別是對於學習成就落後的學生,不太可能就是用舊有教材再教一次,而且還要「有效的教」,這太為難偏鄉老師了。

後來,甄曉蘭帶領團隊,執行教育部補救教學計畫方案。提供教師關於補救教學的增能研習,充實相關知能,更協助教育部規畫國小到高中的學習支援系統方案,開設差異性教學的教師研習,並辦理高中職階段補救教學的師培課程,後來再接受教育部國教署委託推行「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輔導諮詢團隊培訓與入班輔導系統建置計畫」,已培訓近500名入班輔導人元以及300多位到校諮詢人員,協助包括偏鄉在內的學校推動學習扶助(就是補救教學)方案,這個成績不是一個人達成的,而是團隊合作的成果。

把學生教好 是老師職責所在
「是學生幫助每個為人師表者成為一個好的老師,而這個計劃的背後是一群很投入的老師看見偏鄉教育的需要,勞心勞心共同完成的。」甄曉蘭說,家庭弱勢和學習低成就學生,城鄉都有,只是比例的問題,老師的投入及適當的教材非常關鍵。可喜的是,目前很多民間機構已經投入,更有很多熱血老師就進到教育現場,這都需要被肯定。

甄曉蘭提醒每個關心教育的家長及社會大眾,每個有學習需求的學生,無論是資優生還是學習落後的學生,都需要透過不同的方法來幫忙他們,即便是進到偏鄉,透過教育幫忙當地的孩子,都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做了多偉大的事」,因為老師在教學的工作上「對學生負責」,那是職責之所在,就是持續做,就對了!

甄曉蘭老師在台師大辦公室受訪時留影

甄曉蘭老師在台師大辦公室受訪時留影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