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3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見證

為主焚燒:貢寮新社的賓為霖紀念教會的故事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草嶺古道埡口景觀(照片來源:gibbyli/flickr/cc)
今年十月連假走訪貢寮新社,踏查賓為霖教會。先登高草嶺古道,秋高氣爽,微風徐徐,在貢寮遠望坑口停車後,一路向上挺進,途經雄鎮蠻煙、虎字碑,抵達埡口,豁然開朗,俯視龜山島,遙想當年馬偕也曾駐足此地,前進噶瑪蘭。
◎陳中陵(新北市五華國小教師)

這幾年,新北市政府大力推廣淡蘭古道旅遊觀光活動。所謂的淡蘭古道,是指清代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要道,分為三條路線:北路(官道)、中路(民道)與南路(茶道)。其中最為知名的是北路官道,以瑞芳為起點,經猴硐、雙溪、貢寮,終至宜蘭大里,金字碑、虎字碑、雄鎮蠻煙摩碣都在這條路徑。當年馬偕往返臺北宜蘭宣教,多數走這兒,同時留有文字紀錄與攝影照片。

百年古道亦是宣教古道
在淡蘭古道上,有座早已消失的「賓為霖紀念教會」。馬偕曾說:「新社教會是用底特律的馬偕船長夫人所捐的五百元蓋的,蓋這間禮拜堂是為了紀念賓為霖牧師。」

4165_貢寮新社賓為霖紀念教會_2

賓為霖牧師(照片來源維基)



賓為霖牧師(William Chalmers Burns,1815-1868)是英國長老教會的第一位海外宣教師,1847年遠赴中國宣教,穿梭在香港、汕頭、福州、廈門等南方口岸傳道,後來前往北京,學會官話(也就是現在說的國語),1867年再與一位中國信徒前往東北營口拓荒,隔年卻不幸感染傷寒病故。賓為霖最為著名的,是翻譯英國文學名著《天路歷程》,並將Christian一詞譯為「基督徒」。

馬偕在他的自傳《福爾摩沙紀事》提到:「賓為霖那時在加拿大巡迴時,也去到武德斯多克和佐拉,更為當地已有的宗教生活注了一股新流。那時家鄉人人都極推崇他,我小小的心靈也受到他精神的感召。」

賓為霖約莫於1844至1846年間巡迴加拿大作奮興佈道,不久動身前往中國,當時的馬偕只有一兩歲,可以說,馬偕對於賓為霖的景仰,主要是出自家鄉長輩的口傳,而非親自聆聽賓為霖的佈道。不少中文兒少讀物提及馬偕小時候目睹賓為霖牧師的講道,倒是有誤。

點燃馬偕熱情的宣教士
風聞賓為霖的過去,馬偕感懷在心:「我們應尊榮那些配得尊榮的,要全地都知道賓為霖牧師的名字和聲望。」

賓為霖經常勉勵信徒:「你要隨時準備好說:『神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人如其名的賓為霖,熱情的焚燒自己(Burns),而馬偕尊榮賓為霖,受到感動,離開加拿大前往臺灣,從事宣教傳道工作。

「寧願燒盡,不願銹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的名言,恰好描述了馬偕的奉獻心志。不過這名言不是馬偕親口說的,而是出現在1908年的《加拿大長老會紀錄》(Canadian Presbyterian Record)期刊,一位加拿大作者以「臺灣的馬偕」(Mackay of Formosa)為題撰文,以此讚揚馬偕的宣教精神。

1884年一月12日,馬偕租屋設立新社教會,後於1889年年底,用石頭與灰泥搭蓋建造「裡外乾淨、氣派美觀」的禮拜堂,而且有玻璃窗,光線充足,並將新社教會命名為「賓為霖紀念教會」。馬偕差派他的學生陳火(陳榮輝)擔任駐堂傳道師,禮拜堂的設計圖由馬偕畫好後,就將監工的任務交給陳火,還特別稱讚他的學生:「陳火非常的精打細算,所以一點超額都沒有。」後來馬偕將長女偕媽蓮許配給陳火的長子陳清義,師徒之情表露無遺。

4165_貢寮新社賓為霖紀念教會_5

雙溪岸邊的舢舨(作者攝影)



淡蘭古道上的宣教基地
禮拜堂建在名為雙溪的清澈溪流岸邊,可以作為淡蘭古道上的宣教基地。雙溪,因牡丹溪和平林溪匯流得名,在此的新社聚落,恰好位於雙溪轉折處的南岸河階,溪水向下便從福隆入海。「那裡的景致美極了!」馬偕讚嘆不已。新社也是一處三貂社平埔族的聚落,當地人稱作番仔社,官商往來頻繁,不少漢人也移居這裡。

時間再往前推,400年前西班牙人在北臺灣登陸,將東北角一帶的港灣稱為聖地牙哥(Santiago),閩南語式音譯稱作「三貂」。新社教會的信徒,幾乎是三貂社人,多從潘姓。

1887年三月2日馬偕首次為32名信徒施洗,隔年一月8日再為15名信徒施洗,合計47人,當時新社約有住民500人,族人信徒比例佔一成。當年新社教會領洗簿內記錄有早期信徒名單,潘無牙是第一批信徒,三年後於1890年八月30日按立為首位執事,可能名字俗氣,改名潘士準。

4165_貢寮新社賓為霖紀念教會_3

草嶺古道虎字碑,前方觀景臺便是埡口(作者攝影)



根據陳俊宏長老的調查,新社教會就位在貢寮新社媽祖廟慈仁宮的右方坡地。為了一睹昔日教堂樣貌,今年十月國慶連假我走訪貢寮新社,踏查賓為霖教會。當天,我先登高草嶺古道,秋高氣爽,微風徐徐,在貢寮遠望坑口停車後,一路向上挺進,途經雄鎮蠻煙、虎字碑,抵達埡口,豁然開朗,俯視龜山島,遙想當年馬偕也曾駐足此地,前進噶瑪蘭。

沿著原路下山,驅車前往貢寮舊社,舊社靠海,原是三貂社的聚落,後來族人沿雙溪向內遷居,落腳南岸河階,取名新社。早期交通靠舢舨渡河,西抵貢寮、雙溪(舊名頂雙溪),東達河海交會。今日雙溪兩岸橫跨水泥橋梁,渡船頭已成歷史遺跡。雖如此,我站在橋頭,仍見有一艘舢舨停泊岸邊,猶發思古之情。

4165_貢寮新社賓為霖紀念教會_4

草嶺古道埡口景觀(照片來源:gibbyli/flickr/cc)



從來都不是易路
要找賓為霖教會,先要找到慈仁宮。其實容易找,過了新社橋就到。我恰好遇見八十多歲的阿伯在廟埕修剪花木,客氣的詢問是否聽聞百年前有座教堂在此?阿伯說:「有聽說,這裡有過兩位牧師,一位是William Chalmers Burns,另一位是George Leslie MacKay,只是現在教堂已經沒了。」我實在太驚訝了,驚訝的不是終於找對地方,而是阿伯竟然會說英文,還把兩位牧師的英文名字完整的說出來。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阿伯把自己學英文的得意故事告訴我,還說,曾經有牧師組團來找教堂遺址。我猜想,應該就是陳俊宏長老當年的那一團。至於遺址,阿伯手指一比,說:「可能就是斜坡旁的那片草叢。」應該沒錯了,但駁坎草叢裡只見放山雞輕步覓食,連座牆垣遺址也沒有,倒有些許石塊散落。

我很納悶馬偕當年為何選在這裡蓋教堂?隔壁就是比教堂早先蓋好的慈仁宮,宮廟和教堂咫尺距離,會不會太近了?信眾會不會起衝突紛爭啊?這些資料並沒有在馬偕日記或傳記裡記載,今天只能憑空想像當年情景。倒是馬偕日記提到,他會利用廟埕空間,唱詩講道後發藥拔牙。

1892年馬偕曾嘆息的說:「許多人離開去挖金礦。」隨著金砂總局設立,信徒也離開新社到外地淘金謀生。馬偕看到的,不是民間風俗與基督信仰的扞格,而是謀生需求與物質嚮往,吸引著新社信徒將目光移往他處。定睛基督,為主焚燒,從來就不是一條易路,但就算困難,攏是為基督。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