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 基督教論壇報 / 華人教會

為何讀經很久,遇事仍不安? 醫師親身經歷談「讀經的心靈療癒」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李容珍 追蹤
李文成醫師(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為何我信耶穌這麼久,讀經也很久,仍然遇到事情不知所措、惶惶不安,沒有平安喜樂?」「為何我與家人關係仍然不好?」這些是很多基督徒常問的問題。

本身是「讀經受益者」的高雄泰順聯合診所負責人之一,義務擔任台灣聖教會南部教區佳美關懷中心主任李文成醫師,於十月27日下午在信基大樓八樓分享「心靈診療室──讀經對心靈的幫助」時,以自身的經歷,從自己原本需要人幫助,到現在15年來成為陪伴別人走過困境低谷的人為例指出,信仰要從孩童的生命到長大成人,結出美好的果子,讀經的幫助最大。

本身也是位諮商師,近年常服事傳道人心理健康問題的李文成形容自己像「軍醫」一樣,牧師就像在部隊很會打仗,難免會有受傷,他就為他們療傷,等他們身體痊癒後再回到戰場。他感謝主,很榮幸能服事他們,也看到有些牧師原本做不下去,現在做得不錯。

讀經有教義和生命層次幫助

為何遇到事情,對有些人心理影響很大,但對有些人則不受影響,到底關卡在哪裡?李文成說,從聖經的角度來看,保羅曾對提摩太說:「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摩太後書三章15節)信耶穌的深淺,與讀經有無功效有關。

他提到,讀經得益的兩種層次:一、教義層次的幫助(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參提摩太後書三章15-17節);不論信任何宗教或四書五經都有類似的幫助,但效果比較有限。

二、生命層次的幫助(愈來愈像基督,行各樣的善事),是其他宗教都沒有的。因為約翰福音六章63節:「叫人活著的仍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主耶穌)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他形容讀經,像一棵樹的成長,要灑水施肥,還要用「接枝法」,才能長得肥大,如同葡萄連於枝子,我們的生命要連結基督一樣,讀經的幫助效果比較明顯。

到底讀經如何增進心靈健康?神的話如何改變我們?他引用馬可福音四章26-27節:「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李醫師以自己信主40年,讀經在他不同信仰階段的幫助為例,他六歲時,父親車禍過世。當他唸高中,在台南市讀書時,同學邀他去教會打乒乓球,當下心裡覺得自己是鄉下人到都市,好像沒有人喜歡他,所以當有人邀他去教會,他馬上答應。到教會後,沒有人看輕他,也很接納、喜歡他,陸續又邀他去讀書、參加青年團契。有位牧師有一次在聚會中問:「你們當中,有人要信耶穌嗎?」他很快地舉手。

熱心傳福音卻為未來道路憂慮

他信耶穌後,很熱心傳福音。當時高中班上同學是考醫科,讀書都很拼。每到班會時間,班長會先問大家有何問題,接下來讓大家讀自己的書。他信耶穌後,很熱心傳福音,在班會前先在黑板上寫兩首詩歌,班會時再教大家唱。通常初信耶穌的人就像孩子一樣,向上帝要禮物,他心想只要熱心傳福音,上帝也許會讓他考上好的學校。

後來還有同學稱他為「牧師」。他一度心想是否上帝真的要他當牧師?當他問輔導時,沒想到輔導說:「也許上帝真的呼召臨到你!」卻讓他被嚇到,開始逃避不去教會,還因此而睡不著。牧師娘常找他聊,但她說了一句話:「也許上帝讓你遇到這麼困難、痛苦的事,說不一定有一天上帝要你去幫助有痛苦的人。」讓他記得很清楚。

李文成說,每個人在信仰靈命成長有三階段:孩童(確認神愛)、成人(不與神爭)與父母階段(與神同行)。信仰孩童階段的成長歷程,與神之間的關係如同:一、聖誕老公公與要禮物的小孩;二、老師與學生(聖經的教導,開始對人提出挑戰);三、主人與僕人(參與服事)。

他認為,不論我們是在哪個關係層面,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掌握與神之間的父子關係,知道「我是上帝的小孩」,否則前面的關係都會扭曲、不快樂。

李文成也提到,上帝在他不同的重要時刻,都用祂的話恩待他,包括他認識太太的過程。

講座現場

講座現場



神用話語帶領他認識師母

他年輕時自認長得不帥;但又渴望娶到自己喜歡的人。在他讀經讀到廿四章2-4節,提到「本地本族」時,期望能遇到「另一半」,私下到另外一間較大教會青年團契聚會,之後當牧師邀他成立青年團契,他不敢說自己已參加其他教會青年團契。有一次在青年團契聚會完後,上帝突然在他半路清楚告訴他:「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從此他就沒再去那間教會的青年團契(當時的契友不知道他為何離開,直到最近他才說出原因),而回到自己教會,開始成立青年團契。

他從一個要禮物的小孩,到學習當門徒。後來他在高醫團契,帶一個慕道班。有一天,他讀到詩篇一百廿一篇1-3節:「你的妻子…」之後三次聽到牧師提到同樣經文。雖然有幾次親友介紹他相親;但都不合適。當他擔任住院醫師後變得很忙,又擔任教職員團契主席,之後也忘記娶妻的事;但神卻記得。

他感謝主,帶領他認識妻子,他的妻子是高中國文老師,也是他最大的粉絲,每次他寫的講章,都先讓他的妻子過目,所以他才會有逐字稿,後來被出版社出版,意外成為作家。

他也提到自己在30年前服事,當時輔導邀他開一個高一的慕道班,就像吃喝小組一樣,他看到上帝帶領不同的人信耶穌的過程,這個班後來也出了一些牧師。雖然人數愈來愈多,他自己寫講義,發現自己講的都沒有做到,心裡很難過,後來邀請附近牧師來講。另外,他每次在出門探訪前都跪下來禱告,為自己沒真的關心他們,感到虧欠。

他記得有兩、三次禱告到很難過時,彷彿聽到上帝對他說:「我知道了,起來,該出門了!」沒想到當他去探訪時,卻聽到很多正面、激勵人的見證。他突然覺得自己像浪子回頭的小兒子一樣醒悟過來,原來上帝要恩待誰就恩待誰,他只要盡本份,做好探訪工作就好。他突然知道自己為何服事那麼痛苦,因為他過去像雇工一樣。之後他領悟到自己是上帝的兒子。

李文成醫師說,靈命轉大人的關鍵:一、經歷自己無所有到確認主愛;二、體會到自己一無所缺到不與神爭。如果我們覺得自己頗有可誇,讀經處處有律法;如果我們知道自己一無所有,讀經處處是恩典。

放下「不公平」關鍵在於心中有無神

他也引用路加福音十五章31-32節「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表示,如果我們不能放下「不公平」的心態,認為讀經是重擔,就不能得到安慰。如果我們可以放下「不公平」的心態,讀經便是療癒,可以讓你有安息。能不能放下「不公平」的關鍵,在於我們裡面到底「有沒有」上帝。否則一切的悔改、寬恕、慷慨和讚揚都是假的,心中仍然不平安。

李文成說,人會出問題,與本身的信念有關,他用信仰不倒翁來談,「頭部三個信念」──把自己看低一點、相信別人沒惡意、相信上帝有恩典;「腹部三個穩定力量」──良好的個人特質、健康的人際關係、穩定的經濟能力,以及「底部三個安穩境界」──天人和諧(確認神愛)、樂天知命(不與神爭)、悲天憫人(與神同行)。

讀經對心靈的幫助,不但對己、對人也對神,學習從了解到理解,而後能諒解;全然相信「神安排了就好」。我們只要盡本分,在主裡就能得安息。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