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2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都是你的─思想電影《寂寞裁縫師》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裁縫師艾倫(右)與小兒子彼得藉著同行旅程,重新面對過往的遺憾。劇照提供:天馬行空
父親不告而別,但是他有留下一些線索,小兒子便按著尋找,這才發現自己其實不太了解父親。這些年,父親把心力都放在找尋大兒子身上,而小兒子作為一個陪伴者,卻始終無法得到父親的重視與愛…

◎徐硯美

在路加福音當中,耶穌用「浪子回頭」的故事,比喻了天父的愛以及世人的迷失與回歸。這個比喻的精妙之處在於它並沒有結束在「浪子回家」,故事中除了那個離家的小兒子外,還有一位一直在家陪伴父親的大兒子。

大兒子不僅一直陪伴在父親身邊,我們甚至從經文當中合理的推測,父親每天都在翹首盼望他的小兒子回來,所以家中所有的生產工作都落在大兒子身上,於是,當小兒子回來的時候,父親興高采烈地迎接,但是大兒子「正在田裡」,以致他離家不遠聽見家中傳來作樂跳舞的聲音,他就生氣不肯回家。

大兒子,往往就是比喻已是基督徒的人,要我們不要心懷不平。是否上帝也知道我們多多少少都有著這種「大兒子」的心理呢?也就是我們勞苦功高,我們盡忠職守,可是卻沒有被重視,反而有些人犯下一堆的錯,只是改了一點,就被嘉獎,備受重視。為何「悔改」比「順服」來得更珍貴?這兩件事情是可以比較的嗎?當基督徒當久了,這些問題會不會成為一種「理智」上能夠理解,但是「情感」上很難去「諒解」的懷疑呢?以至於我們會壓抑這些感受,可是最終成為我們難以真正信服的原因之一呢?

聖經說「他父親就出來『勸』他」,這個「勸」之所以能夠打動大兒子的原因是甚麼?只是「說之以理」嗎?我想透過近期上演的一部電影,和大家一起重新思想這個關於耶穌親自講述的「浪子回頭」的比喻。

找不到大兒子的退休裁縫師
《寂寞裁縫師》是由卡爾杭特首部執導的劇情長片,故事敘述一名退休的裁縫師艾倫(比爾奈伊 飾),他是一個對「拼字遊戲」熱衷,且幾乎成了大師級的高手,各種冷僻的生字,像是某個少數民族獨有的樂器,乃至希臘文都難不倒他,可以說是一個會走路的「字典」,而這個遊戲所需要的能力,也與他的個性相符,嚴謹、一絲不苟。

電影的開始就慢慢揭開一個關於艾倫過往的遺憾。

 

 

4168_寂寞裁縫師_2

艾倫(中)巧遇相同目的的夫妻,玩起了拼字遊戲。劇照提供:天馬行空

 


艾倫與小兒子彼得入住了一間旅店,彼得早早就進了房間,艾倫卻在樓下與一對夫妻玩起拼字遊戲,從這對夫妻的口中得知,他們是來附近的警局認一具無名屍體的。原來這對夫妻的孩子多年前失蹤了,他們四處尋找卻苦無結果,而艾倫與小兒子彼得的目的,竟也和這對夫妻一樣。

在數年前,艾倫與大兒子麥可一同玩拼字遊戲時,因為一個單字彼此產生了歧見,麥可便氣沖沖的離家出走,這一走,便沒有再回到家中。自此艾倫與小兒子彼得也是走遍各處,巧合地與這對找尋孩子的夫妻相遇。

觀眾可以看得出艾倫與彼得的關係有些緊張,但不太流露情感的艾倫,還是試圖用他的方式,想要拉近自己與兒子之間的距離。例如他在睡前邀請彼得下樓與他一同散步,告訴他自己這些年到處找尋麥可,把每個地方找遍之後,就開始無目的的「走」,到最後竟然把「走」變成了一種習慣,每一天都要走一走之後才能安心睡覺。這些平淡無奇的對話,卻讓人感受到在艾倫心中有的滄桑,因為焦急、愧疚、迷茫到最後「找到」可能已經不是真正的目的,「找」以及一直抱持著「希望」才是目的。

 

 

 

 

4168_寂寞裁縫師_4

小兒子彼得對父親有許多不解與憤怒。劇照來源:天馬行空

 


無法與父親對話的小兒子
在警局認屍發現不是麥可之後,艾倫跟著彼得回到彼得的家(二人已近四十年沒住在一起)。艾倫意外地與孫子相處融洽,因為沒有其他客房,孫子的房間有家中唯一一張「上下舖」的床,艾倫便住了進去,孫子也教他如何在電腦上面與人連線玩他最愛的「拼字遊戲」。

有趣的是,當艾倫離開房間,下到餐廳時,與彼得家人玩的也是「拼字遊戲」,彷彿這是他的一種「語言」,一種溝通方式。可是我們看到的,是彼得一直拒絕跟父親玩,甚至當妻子與兒子在和艾倫進行遊戲時,彼得在一旁莫名的憤怒,多次干預遊戲的進行,他的行為讓眾人不解。

直到某一天早晨,艾倫不告而別,正如同當年麥克那樣,彼得起初甚至覺得不需要去找艾倫,認為他只是回到自己的住處,而他若不是繼續在玩他的拼字遊戲,就是四處找尋麥可,他的人生一成不變。最終彼得還是被說服去艾倫的家中看看。

艾倫不在家中,但是他有留下一些線索,彼得便按著尋找,過程中,彼得才發現自己其實不太了解自己的父親,同時觀眾也可以理解彼得之所以對父親有許多的不解與憤怒,甚至是針對「拼字遊戲」,正是一來父親因為這個遊戲跟大兒子麥可起了爭執,麥可才離開的;再者是這些年,父親把心力都放在找尋麥可的身上,而彼得作為一個陪伴者,卻始終無法得到父親的重視與愛。

 

 

 

 

4168_寂寞裁縫師_3

艾倫想用自己的方式,拉近與小兒子之間的距離。

 


最好的禮物就是同在
彼得最後找到了艾倫,並且,艾倫發現了另一個秘密,就是在孫子教他玩的線上「拼字遊戲」,出現了一位用字與手法都跟大兒子麥克很相似的對手,讓他以為那就是麥可,但其實那不是麥可,而是彼得。

當二人面對面,坦承以對時,好像二人都明白了一件事,這麼多年後,麥可的離開可能已經是永遠的遺憾。但是,二人在找尋的過程中,相互陪伴彼此的人生,可能沒有比彼此更了解彼此的人了,既然如此,還需要甚麼樣的特別的舉動去向彼此表明「我重視你」呢?

回到聖經「浪子回頭」的比喻之中,父親如何勸大兒子的呢?他不是用甚麼了不起的大道理,不是說「你要體諒我」,更不是說「你要重視小兒子」,而是告訴他:「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同在的愛,超越一切。電影中的彼得或者是比喻中的大兒子最大的焦慮,就是父親到底「在」還是「不在」,他是否人在但是心不在?可是,有時候我們都錯失了焦點,關鍵不是「在」與「不在」而是「愛」還是「不愛」,愛才是讓「同在」發生的關鍵要素。人與人乃至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咫尺若天涯」還是「天涯若咫尺」,決定者還是在我們自己身上。

「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就是我們所領受的天父上帝永存的愛與恩典是「現在進行式」,這就是同在,而對於悔改的初信者或甚至是未信者,他們是「失而復得」,以致歡慶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做得對」而是他們「回來了」。我們正因為用「對錯」的思維去衡量他者,越衡量就越覺得自己的心理不平衡,事實上,天父的愛是企盼孩子與自己「同在」,遠遠大過於「對錯」,否則就不會不念舊惡地完全接納小兒子的歸來。

在完全的愛中,「同在」不是「資格論」,而是「意願論」,無論是電影中的彼得或是比喻中的大兒子,只要願意接受父親的愛便永遠向其敞開,這便是那句「都是你的」的真義。

編按:《寂寞裁縫師》為普遍級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