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9 基督教論壇報 / 閱讀活水

上帝如何解開以利亞的心結?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Prophet Elijah in the Desert, by Dieric Bouts, 15th
上帝讓以利亞知道祂並不像巴力是雨神或風神,反過來,祂是掌管風、地和火的創造主。上帝沒有在烈怒中責備以利亞,而是用輕柔的聲音表明對他的憐憫與慈愛,幫助以利亞解開心結。
◎江季禎(高雄真道神學院老師)

經文:列王紀上十九章1-18節

人有喜怒哀樂等不同情緒的表達,情緒的轉變主要來自三個不同的過程:先是來自外在的刺激,接著是人對刺激的評估所得出的內在認知,最後是人的情緒反應。這三個過程:外在刺激、內在認知、情緒反應,是互相關聯且有先後次序的。這過程可以從先知以利亞的表現窺見。

仇敵追殺 先知求死
先知以利亞是上帝重用的僕人,他曾經靠著上帝的大能行過許多神蹟奇事,也曾經在迦密山以一敵四百,靠上帝大能勝過巴力先知。這樣一個不斷體驗上帝大能,也熱心事奉上帝的屬靈人物,他受到從上帝而來的外在正面刺激,也提升了他對上帝的認識。但這不表示他不會面對外來的負面刺激。

先知以利亞有什麼「外在負面刺激」?他的負面刺激來自王后耶洗別(列王紀上十九章1-2節)。耶洗別敬拜巴力,供養巴力先知。以利亞卻殺了這些巴力先知,以利亞的行動刺激到耶洗別,耶洗別就用行動來刺激以利亞,點名要殺死他,而以王后的勢力要殺死以利亞並不難。

外在的負面刺激往往不在我們的掌控,它會突然來到,讓我們措手不及。就像約伯,他是敬拜及敬畏上帝的義人,上帝也賜福他。可是有一天災禍突然臨到他,讓他短短時間喪失了所有子女和財富。連他自己都全身長滿了毒瘡,太太還叫他離開上帝。約伯極其痛苦,七天七夜不說話,甚至咒詛自己的生日(約伯記二章13節、三章1節)。

我們未必會受約伯那樣大的苦難,但我們或多或少會面對外在的負面刺激。當我們遇到時,心裡會不會苦悶或難過,會不會想要獨自一人逃避,不願向人開口分享,寧願放在心裡,默默承受?

以利亞不久前才在山上經歷上帝的大能(參列王紀上十八章),理當對上帝信心滿滿,不會把王后耶洗別的追殺放在眼裡。但我們所認定的信仰歷程之輕,卻是以利亞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結果出人意料,這位偉大先知竟然選擇逃命,也把陪著他和幫助他的僕人留在猶大的別是巴,獨自一人走在曠野的路上,甚至求死。

心灰意冷 走入胡同
以利亞就如雅各書五章17節所說,他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既然是凡人,就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因此先知以利亞會想尋死、義人約伯會詛咒自己的生日。

先知以利亞面對外在壓力,他想要遠遠逃離,他從耶斯列一直往下走,下到猶大的別是巴、下到曠野、下到何烈山,最後進入山洞裡。從地理形勢來看,以利亞是一步一步地走進死胡同。他在羅騰樹下求死時說的那一句話:「我不勝於我的列祖。」這是一種自我否定。誰說一個人一定要比列祖更強?這肯定是以利亞為自己設下的標準,結果自己做不到,就在情緒低落時,覺得自己很無能(十九章3-9)。

除了自我否定外,以利亞面對負面刺激時,他的動作也變得越來越慢:從「逃」到「走」,又從「坐」到「躺」,甚至「睡」。受到刺激的人最後甚麼都不想做,這似乎也是我們在心灰意冷時的真實寫照。

刺激是由外向內,反應是由內向外,「受刺激有反應」是正常現象,就好像有人拿針刺我們的手我們會有痛的反應一樣。所以上帝並沒有責備以利亞有這樣的負面情緒反應,上帝也沒有責怪約伯咒詛自己的生日。

上帝容許以利亞和約伯表現出他們的負面情緒,但上帝並不讓他們一直陷在負面的死胡同中。因為人在死胡同中會很容易自艾自憐,怨天尤人,很容易想不開。但是上帝不要我們進入死胡同中等死,祂讓我們暫時發洩負面情緒,但祂不要我們一直逃避,消極地在死胡同中過一天算一天。

怨天尤人 放大問題
上帝怎樣幫助以利亞走出他的死胡同,展現正面的情緒反應?

我們在面對外在刺激時,很容易將之放大。刺激越大,反應越大。外在刺激既然會影響情緒反應,我們可能會認為先改變外在刺激才能改善情緒反應。這樣做也可以,但卻會讓我們忽略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我們內在的認知。內在認知很重要,因為決定我們情緒趨向正面或負面反應的主要因素,是在於我們內在的認知。

內在認知是一個人的家庭遺傳、所受教養、生存環境等加起來形成的綜合素質,基督徒還要加上對上帝的體驗和認識。這素質使不同人對外在的刺激有不同的認知,以致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

以利亞的內在認知又是什麼呢?在列王紀上十九章1-18節這段經文,我們可以從以利亞回答上帝的話來了解。上帝問以利亞:「以利亞啊,你在這裡做什麼?」以利亞回答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上帝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後來這樣的一問一答再次重覆,不同的是,一次是在洞內說的,另一次是在洞外說的。

這樣的重覆表示神的「問」和以利亞的「答」很重要,透過這一問一答可以釐清一些事情。

在以利亞的認知中,上帝會保護和看顧忠心於祂的人。當以利亞面對來自耶洗別的追殺時,他的內在認知告訴他,雖然忠於上帝的人只剩下他一人,上帝也似乎沒有好好保護和看顧他,還容許耶洗別來殺他,他還要狼狽的逃命來保命。他把焦點放在自己的身上,也從自己的角度去詮釋自己所面對的負面刺激。

一問一答 闡述心結
以利亞放大自己的問題,覺得自己很孤單,他為了上帝這樣熱心事奉,但上帝好像看不到以利亞的處境,也不想幫助他。當以利亞太過執著於「只剩下我一個人」時,這樣的內在認知就成為他的盲點和心結,也造成他開始自艾自憐、看不開,甚至求死。
以利亞要如何突破他的盲點並走出他的負面情緒呢?關鍵就在於「上帝的介入」。以利亞面對耶洗別的負面刺激,疲於逃命,又餓又累又睏。上帝瞭解以利亞生理的需要,祂先藉著天使解決以利亞的生理問題,給他睡飽、吃飽(十九章5-8節)。
但這樣還不夠,以利亞最大的問題是心理的障礙,也就是他內在認知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以利亞就會被這心結一直困在死胡同裡。上帝知道以利亞的心理問題,他要以利亞從曠野繼續走,一連走40晝夜,終於來到上帝的山,也就是何烈山。可是以利亞有體力卻沒心力,到了何烈山還是往山洞裡鑽。他的心結依然困擾著他。

心病需要心藥醫。上帝要以利亞從山洞出來,站在山上與祂面對面,從他的死胡同裡出來,出來到上帝的面前。上帝不要以利亞用山洞作為他的避難所,上帝要他出來,面對問題把他的心結向上帝說明。

我們要特別留意以利亞在洞裡和洞口說出自己心結的時候,與上帝在一問一答之間插入的一段描述(十九章11-12節)。這段經文描述耶和華上帝不在烈風中、不在地震中、也不在火中,火後有微小的聲音。烈風、地震和火都有非常大的殺傷力,上帝能夠操控,但上帝卻不在其中。

這提醒以利亞,上帝並不像巴力是雨神或風神,也不是地神或火神,反過來,祂是掌管風、地和火的創造主。上帝讓以利亞知道,祂絕對有能力保護和看顧以利亞,上帝可以隨時用烈風、地震和火,將追殺他的人和不忠於上帝的人都滅絕,甚至也可以把對上帝有錯誤認知的以利亞給消滅掉。

聆聽上帝安靜微小的聲音
上帝以微小的聲音向以利亞說話(12節)。「微小的聲音」與烈風、地震和火成為對比,如果烈風、地震和火是代表上帝的大能和烈怒的話,那麼「微小的聲音」就代表上帝的憐憫和慈愛。

上帝沒有在烈怒中責備以利亞,而是用輕柔的聲音表明對他的憐憫與慈愛,來幫助以利亞解開心結。

針對以利亞的問題,上帝說了一段話(十九章15-18節)。這段話分為三部分:1.從曠野回去:表示上帝知道他的行動,也知道他所做的一切。2.膏哈薛作亞蘭王:表示亞哈和耶洗別的以色列政權將被禠奪。3.上帝為自己留下七千人:表示忠於上帝的人不只他一人,還有另外的七千人。

上帝的話糾正以利亞的內在認知,把他的盲點釐清。當以利亞改變自己,以正確的認知去面對來自耶洗別的威嚇時,他就不繼續住在洞裡,也不再回到死胡同裡。以利亞出來面對現實,從曠野往大馬士革去,開始行動。

誰說負面的刺激最後就只能有負面的情緒反應?以利亞的例子提醒我們,只要我們改變內在的認知,尤其是對上帝的認知,就會有正面的反應。

如果我們現在陷入低谷中,不妨改變內在認知。把問題向上帝說明,求上帝幫助我們不斷反省,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也學習從上帝的角度看待問題,而不是太執著於從負面角度去看問題。著名的義大利小提琴家尼可羅‧帕格尼尼,有一次在演奏一首難度很高的曲子時,小提琴的一根弦突然斷了,但他不受影響繼續表演。接著另兩條弦也斷了,他就以剩下的一條弦來完成曲目。當觀眾的掌聲不絕時,他仍然用同一個小提琴來完成接下來的演奏。

在台下聆聽演奏會的查爾斯‧史溫道牧師,被這一幕深深的感動,就寫道:「活得越久,我越相信,在我們的生命中所發生的事情,只有百分之十決定在事情本身,而有百分之九十決定於我們如何對發生的事情作出反應。」

如果我們現在有負面的情緒,對一些人或事情不滿,求主改變我們的認知。萬事都互相效力,目的是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因此不管外在環境有多負面,我們都要有這樣的確信:救主耶穌了解我們的處境和感受,祂愛我們,也會幫助我們。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