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9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讓愛長出空間─思想電影《陽光普照》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阿和、琴姐、阿文、阿豪,一個看似再平凡不過的家庭。(劇照提供:甲上娛樂)
我們常常在管教孩子會說出那句「你就不要後悔」,事實上,成長過程誰不曾後悔?電影中的每一個主要角色都在承受「後悔」的痛苦,也在收穫「早知道」的領悟。
徐硯美

身為父母,我們都想把孩子「教好」。但是,有一些相對深層的問題是,我們的這個「想」,真的是純粹地從「好」出發?還是,我們是很複雜地從看見「不好」的「恐懼」而來的?

父母是否預想到假如孩子沒有被教好,會為社會帶來甚麼麻煩?這樣的麻煩又會讓眾人如何將目光焦點轉回父母身上?又或者夜闌人靜,父母想起自己沒有「教好」的孩子,對比著自己引以為傲的工作,各種自己以為成功的典範,就感到那張人生獎狀上多了抹滅不掉的「汙點」。

另外一種常見的思維恰好相反。沒有引以為傲的工作與社會地位,自己完全知道在社會的標準下,自己就是一個失敗的典範,於是就像牆上的一塊汙點,我們總期盼孩子能成為那張貼上的獎狀。

這些問題很尖銳卻非常真實,大多數的父母不太願意面對,更別說是要承認,它被「父愛」、「母愛」、「親情」、「血緣」甚至是「權柄」層層覆蓋著。然而,這或許正是至今我們可以調查出一個社會事件的起因與結果,卻鮮少能真正去解開一個家庭的矛盾與糾結。

我們會不會都忘記一件事,人成長的「空間」不單單只是「營造」出來的,而是「讓」出來的。「營造」出自能力,「讓」卻出自相信,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更重要的是相信上帝。我想透過剛剛上映的一部電影,跟大家一起思考關於教養中「讓」與「空間」的問題。

菜頭與阿和

菜頭與阿和因衝動鑄下大錯。(劇照提供:甲上娛樂)



一錯再錯還是錯
《陽光普照》是由鍾孟宏執導的第五部長片,在今年即將舉辦的第56屆金馬獎入圍了11項大獎,是大熱門電影之一。故事敘述阿和(巫建和 飾)因受到同儕黑輪(張立東 飾)霸凌,便拉著友人菜頭(劉冠廷 飾)去尋仇,本想只是給對方一個教訓,沒想到菜頭一個手起刀落將黑輪的手掌硬生生砍下,鑄下大錯的兩人被以重傷害罪起訴,阿和被判入少年觀護所三年。

在法院的判決過程,可見阿和的母親琴姐(柯淑勤 飾)是一位對孩子關懷備至的母親,而父親阿文(陳以文 飾)對阿和卻視同放棄,一句「我希望他關到老,關到死」,可見他對阿和的無奈與失望。

阿和闖下的禍還不只是傷人和服刑。他進到觀護所不久,一名叫作小玉(吳岱凌 飾)的十五歲少女由她的阿姨(尹馨 飾)帶著來到阿和家中。她們不知道阿和在服刑,是琴姐與她們會談,談話中才得知,小玉是阿和的女朋友,她懷了阿和的孩子。

另一方面,在駕訓班擔任教練的阿文被黑輪的父親找上,他告訴阿文,法院判決民事賠償是一百五十萬,他去了菜頭家裡,只有祖母一人住在一間破屋裡,他不忍心向對方討這筆錢,唯有來找阿文。阿文卻三番兩次地拒絕他,導致對方最後情緒失控,開了一整台滿載水肥的水肥車,到駕訓班的練習場「洩糞」。

4170_陽光普照_3

阿和入了觀護所,女友小玉(中)由阿姨陪同到阿和家中與琴姊會談。(劇照來源:甲上娛樂)



一對再對還是不對
阿和還有一個哥哥阿豪(許光漢 飾),斯文、待人有禮,電影的開始就已經點明他正在重考班準備重考。但是他的重考並不是因為成績不佳,而是因為沒有考上最理想的「醫學院」。父親阿文對他寄予重望;對阿和的開庭,阿文是百般推託才勉為其難出席,卻親自送學費與筆記本到補習班為兒子打氣加油。

但是,漸漸地觀眾會發現,阿豪似乎並沒有外表看起來溫暖、開朗,反之,在他與補習班的同學曉貞(溫貞菱 飾)一起在等公車時,所講的故事都顯露出他心中有著壓抑與晦暗的一面。

父親阿文對阿豪的期許處處可見,包括駕訓班有女學生問阿文「結婚了沒?有幾個孩子了?」阿文始終回答「一個。」原因是他不願承認自己有阿和這樣的兒子。可是卻從未想過,這句「一個」最終卻一語成讖。因為看似如此健康、陽光的兒子阿豪,竟在一天晚上,收拾好了自己的房間,在一切都乾淨整齊之下,跳樓輕生。

電影裡有一場戲令人動容,阿和在觀護所的人員監護下去到哥哥的靈堂,回到觀護所之後情緒失控被關進了獨居房。輔導人員有點公式化地要他別太難過,要他想想家人都在外面等著他。阿和此時才真正吐露出自己對於哥哥的種種糾結,覺得他長得比自己好看,做甚麼也比自己厲害,他做所有事情都是對的,此生唯一做錯的事情,就是從這麼高的地方跳下去。

4170_陽光普照_4

父親阿文殷殷企盼,母親琴姐努力付出卻經歷四分五裂的家,彼此關係慢慢出現了變化。(劇照提供:甲上娛樂)



一愛再愛最終有愛
這樣的一個家庭,好像因為阿和的叛逆青春,阿豪的驟然逝世,父親阿文殷殷企盼,而變得四分五裂,就連母親琴姐再怎樣成為給予這個家中愛與關懷的唯一的人,都似乎難以力挽狂瀾。

可是時間漸漸地過去,阿豪離世的傷痛不再如此尖銳與令人難以接受,父親阿文也開始慢慢去想,兩個兒子對人生的「選擇」跟自己的關係,以致他也參與了兒子阿和與小玉在觀護所舉辦的婚禮公證儀式。

甚至,當阿和從觀護所提早假釋,阿文雖難以面對阿和,卻暗暗地成為了阿文的「保護者」,不讓阿和過去的錯誤經歷再找上他,最終,在一天晚上,阿文夢見了已逝的大兒子阿豪,反倒讓他找回了對兒子的關懷與愛。夢醒後,他起身去到一間便利商店,沒想到阿和正在該間便利商店執大夜班,二人便慢慢地破冰,用著各種生澀、尷尬、客套的語言,聊起了天。

《陽光普照》看著讓人揪心之處在於,電影中的每一個主要的角色都在承受「後悔」的痛苦,也在收穫「早知道」的領悟。

「後悔」就是「後悔」為什麼要說是「早知道」?原因在於早知道的「早」就是一種「空間」。後悔往往是時間本身給人的一種體悟,當初做錯的決定,在時間的檢驗下給人教訓的結果,從而,人從這樣的結果中生出懊悔的心成為改變的動力;早知道的「早」應該要是一個人讓給自己或者是另一個人的空間,這個空間,可以是「信任」,也可以是「等待」,最重要的是它出自於「愛」。

我們永遠無法「教好」我們的孩子,在我們「信任」他以先,在我們願意「等」他以先,在我們「愛」他以先。我們常常在管教孩子會說出那句「你就不要後悔」,事實上,成長過程誰不曾後悔?上帝不也是把我們從罪中拉拔出來嗎?甚至在領受恩典之後,捫心自問,是繼續犯罪的多?還是從此不犯的多呢?有的時候,真的是等著孩子自己幡然醒悟,說出那句「早知道」,而在那個當下,我們還能不離不棄的時候,才真正成就了「好」。

這個「好」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用愛「修復」出來的,它是用愛「讓」出來的。這個世界每個人都在跟自己跟他人甚至跟上帝要求空間,父母對兒女有時也是這樣,只是難以自覺而已。何時我們能轉「要求空間」的人成為「給予/創造空間」的人,愛便能從我們裡面流動出去。切莫忘記,流通的管子,裡面必須是空的;愛,裡面必須是無條件的。

編按:《陽光普照》為輔12級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