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5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見證

丹青水墨向神獻上感恩 考試院顧問趙淑德:信仰帶給我繪畫靈感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李容珍 追蹤
趙淑德,右為作品愛是永不止息(陳如琳提供)
地政教授趙淑德作育英才四十多年,公餘雅好水墨丹青。她在擔任考試委員期間,還推動考試院暨所屬部會同仁學畫風氣…
【記者李容珍台北專訪】「我每次作畫前都先禱告!每次繪畫時都感到神與我同在…」在台北大學70週年之際,任教40餘年的名譽教授、考試院顧問趙淑德,即日起在該校圖書館藝文展覽區推出創作個展,以七十幅書畫作品,表達對母校的深厚情感,更向神獻上感恩。

出身信仰書香世家 受父母影響大
趙淑德從小生長在以「忠厚傳家」的傳統書香世家,老家是北平(現稱北京)的望族。她的祖父留學法國多年,父親畢業於協和醫學院,懸壺濟世,為人寬厚謙誠,雅好琴棋書畫;母親賢淑聰慧,曾任女子小學校長,擅長書法。父母親也是第一代基督徒,趙淑德在基督化家庭成長,從小也參加教會的主日學。他們四位子女從小在充滿藝術、樂觀的信仰氛圍中薰陶成長。

趙淑德1961年考入中興法商地政系(臺北大學前身),從此一路從學生到助教、教授,都在學校教「土地法」、「土地經濟學」、「土地制度史」等課程,作育英才無數。

對於外界好奇,她何以能從地政專業橫跨書畫創作?趙淑德說,父母從小教育子女德智體群美兼備,不但要會讀書,也會書畫,品德也要好;受到父母的啟蒙與薰陶,影響她無論求學、工作到退休,都持續兼顧作畫,也盡力以身作則推動藝術欣賞與教育。

鶼鰈情深

鶼鰈情深



教書是一種藝術
趙淑德把教書,當成是一種藝術,以致覺得在看事情的時候,就能看得更遠、更寬。她上課的時候,力求自然地傳福音給學生;以愛心相待,讓學生如沐春風;她鼓勵學生們課餘的時候參加社團,不論是美術社、南胡社、舞蹈、合唱或西樂等都可以參與。有些學生受到影響,成為牧師,都暱稱她「趙媽媽」,現任臺北大學校長李承嘉教授,也是她的學生之一。

趙淑德在國畫仕女、花鳥、山水方面,分別師承吳文彬、盛元芳、杜簦吟、胡念祖、王君懿和熊宜中等人的指導,她尤其感謝先生、元智大學終身名譽教授張明文(曾服務於中科院、中央大學光電所教授、所長、光電中心主任)和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包容,讓她能在公事、家事之餘,能不斷學習,使其畫風日漸多元、成長。期間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聯展、個展或競賽,迭也獲獎。

登玉山有感,而畫出「寒林雪景」

登玉山有感,而畫出「寒林雪景」



作畫前先禱告 感到與神同在
她說,每次作畫前都禱告,當她心情非常平靜時,神就給她靈感,常常每畫一張就成功,而不會畫很多張不滿意就棄置。因為當她在繪畫時,特別感到神就與她同在,也給她很多的靈感。

「愛是很難做到的!」在趙淑德展出的畫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玫瑰花開,落款為「愛是永不止息」。她認為,學校就是愛的搖籃,需要「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凡事相信」,因為愛,需要包容、謙卑…。教育需要有「愛」。雖然現今社會混亂,我們更需要有愛。有一幅公雞呵護母雞的「鶼鰈情深」,也是表達夫妻的愛。

「我去到郊外,不是去玩,都是在觀察山水、風景,而且帶著畫筆和畫板,回到旅館就先畫草稿,要畫的時候再放大。」趙淑德表示,這次展出的山水畫,很多是過去在台灣或到大陸登山,觀察得到的靈感。她畫的一幅「雙豔競秀」,以兩種花對稱畫法,表達兩種花不要彼此妒嫉、批評,放在一起會比單獨放更好看。

雙艷競秀

雙艷競秀



自己作畫也推動大家學畫
前司法院院長翁岳生在趙淑德的畫冊序言中提到,他在迦勒團契的教友趙淑德姊妹,是位虔誠、熱心、開朗、樸實、燒得一手好菜,又多才多藝的地政教育先進,從事教育研究、作育英才四十多年,公餘雅好水墨丹青。她在擔任考試委員期間,推動考試院暨所屬部會同仁學畫風氣,每年籌辦同仁習畫成果發表聯展,與同期司法院、監察院等中央機關習畫同仁,更遙相呼應。

台北大學名譽教授司仲敖也在序言中提到,趙淑德教授的山水作品,既親近自然又超越自然…,畫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是其情感和心境之所在。或雄壯渾厚,或俠骨柔情,將一己之心靈感悟和自然生活的物象融為一體。營造的意境,做到「動筆形似,畫外有情」,讓欣賞者在其營造的山水意境中感動。

台北大學校長李承嘉回憶,自己1977年進入地政系,趙教授已經擔任教職。老師的教學深入淺出,還經常提點為人處世道理,很受學生歡迎,「只是不知道她會畫畫」。他很開心能趁七十週年校慶邀請趙老師返校舉辦畫展,期望能在當今物質功利主義當道的社會氛圍下,藉由美育陶冶師生心情,進而推廣藝術。

趙淑德創作展即日起到十二月17日,在台北大學圖書館二樓藝文展覽區展出,除了固定開館時間,圖書館也開放特別預約導覽服務。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