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1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年輕人如何關心政事】有「芒果乾」嗎?胡偉騏:關心公共事務不是趕浪潮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韓 蕓婧 追蹤
胡偉騏牧師 (受訪者提供)
【記者韓蕓婧台北報導】你/妳在趕議題浪潮?還是真正關心公共事務?胡偉騏牧師在十一月28日受邀到輔仁大學信望愛社團分享「社會在走,基督徒該何去何從?」,希望能幫助大學生更多認識社會責任以及看待公共議題。

都在選邊站 找不到合一空間
「我們都要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但不是去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人對立,產生仇恨;而是以愛和尊重,作為彼此的對話中心。」台灣宣道神學院代理院長胡偉騏牧師分享。如今為了捍衛及爭取訴求,不惜一切代價走在革命運動前線的幾乎都是年輕一代,任何的公共事務都要以健康的態度面對,就是不要退縮,積極參與;但前提是,我們已經足夠地預備好自己,了解及認知能夠推進的程度,以便不會因而做出越份的事情。

胡牧師觀察,很多時候在面對當前最被關心的公共議題時,我們多少會受情緒影響而造成在對話中產生敵對,甚至與對方意見不合就完全拒絕對話,這並不會讓事情變好,還會出現撕裂及衝突的畫面。

胡牧師說,「若我們在對話時,並不是以基督的心為心是無法達到步調一致的,因為不可能所有人的觀念都和我們一樣。但在受到情緒的波動下,如今面對任何公共議題,人們都在選邊站,而不是選擇了解他人立場,找到『融合』的空間。」

面對浪潮 實踐信仰非抵擋他人立場
「其實當我們站在不同立場,但都是期盼有更好的未來時,最重要的是『合一』,而不是『統一或獨立』。」胡牧師解釋,公共事務就像一個不斷波動的浪潮,過去至今,在面對公共議題最大的不同是,網路工具及傳播能力更聚集了龐大的群眾力量將某議題推向最高潮,同時民眾的情緒也跟隨著浪潮開始波動,最終引發革命性的運動。

他說,在現今的大環境中,革命似乎無處不在,就連教會也不斷走向革命,但教會及基督徒都需要謹慎,在過程中「我們到底是選擇淘汰『舊事』,還是不斷思考『如何為耶穌穿上現代服裝』?」當我們沒有站在「福音」的基礎上,我們是無法在面對浪潮時,實踐出基督信仰的真正價值。

他鼓勵,基督徒在參與公共事務時,應該是以柔軟的姿態來面對,猶如耶穌坦然地與罪人同桌吃飯。胡牧師說,「每個人都有跨不過去的重擔,我們都是罪人,但因上帝愛我們的緣故,讓我們都有機會成為蒙恩的罪人,白白得到這份救恩,以致生命得到改變。」如今,面對與我們立場不同的人,我們更不應該製造仇人,因為上帝也是在我們抵擋他的時候,還選擇接納我們。

如何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胡牧師提及,公共事務除了浪潮前的議題,其實還有許多需要被關心的公共事務,作為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學校的公共事務;為人家長,可以關心校園及家庭議題等,當我們從身邊的公共事務開始參與,進而帶來的影響力將會是整體社會的走向。

他表示,基督徒回應社會的責任應該是「清楚上帝給予的使命及呼召」,每一個議題都需要一群帶著負擔的基督徒長期地關心,以致當問題來臨時,教會是已經做好「發言」的預備並且是活出信仰,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基督徒。在參與公共事務時,我們需不斷反思自己,「是不是總是趕在議題浪潮的高點,浪潮過後不再關心相關議題,卻又在趕下一波議題的浪潮中?」

帶著負擔 積極參與公共事務
他強調,我們應該是不停止地關心公共事務,而不該是隨著議題「浪潮」的心態,在任何沒有預備的情況下就上場打仗,真正的愛及關心是從生命流露出來的,不是幾分鐘熱度,而是盡心協力持守並了解整個社會脈絡,因為神所賜給我們愛的能力,不會是像浪潮般起起落落,而是如泉源般的湧流。

當提及近期台灣常用新言語「芒果乾」(亡國感)時,胡牧師認為,這個用語會造成憑直覺做事情的危機,在即將來臨的總統大選前,許多人都陷入在情緒化中,國家無法凝聚也出現「雞同鴨講」的面貌,甚至因意見不同產生衝突,「芒果乾」的用語似乎會提升撕裂的可能性。

最後他提醒年輕基督徒,當我們相信神就是在國中掌權的上帝,那我們更應該將內心的不安全感轉換為信心,不要急著以自己認為對的理念或行為做事情,而是積極參與在每一個公共事務中並不住禱告,讓愛的能力能夠使我們尋求國家的合一,而不是對立!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