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我們不是雇工,我們要做牧人」、「在別人需要上看到自己責任」主僕黃清一牧師追思禮拜,於十二月7日下午在台北迦南會大專團契舉行,黃牧師的多年同工、同伴和家人共數百人齊聚,透過詩歌、短片思念故人,為遺族禱告,追念這位旅世78載「亦師」、「亦父」、「亦友」,是位教育家、又是眾人心中良牧的黃清一牧師。雖感到不捨,也期待未來再相聚。會場從一樓到四樓都坐滿。
當中華學術院基督教研究所開辦時,黃清一當神學生,雖然是校長,卻非常謙和、忠心,也有愛心。當時只有柯希能牧師比他年長,其他老師和同學都比他年輕,但他仍努力做筆記,非常用功也非常親和。黃牧師會寫書、彈琴、寫書法,與他在一起時,讓人得到很大的勉勵,就是不管任何職位、工作、身分,愛神、愛人最重要;所以很多神學生同學都稱他「黃校長」,與他的關係都非常親密。
愛神愛人的教育家和良牧
她說,多年前,黃校長在以琳教會投入中輟生工作,擔任學園執行長,給予很多的教導;也在中華學術院基督教研究所的神學研究班擔任老師、副理事長及理事。黃校長給她和同工最大的鼓勵和教導是:「我們不是雇工,我們要做牧人,要愛羊,真正做神的僕人!」當以琳教會在南港區成立一個長青學園,她邀請黃校長協助,他馬上答應,也有負擔為65歲以上年長者傳福音、教導聖經,於是擔任長青學園執行長,所以他安息主懷後,有很多人懷念他。
柯郭春花牧師印象最深的是,大陸汶川大地震後,她和黃校長以及兩位同工前去賑災。賑災時有三位教育局長、五位校長在現場,黃校長會中分享全人教育,帶著一些捐款幫助災民。事後他也沒有大肆宣傳,至今她要謝謝黃校長默默地擺上。她很謝謝黃師母,也謝謝迦南會,讓以琳教會能與黃牧師一起同工,成為許多人的祝福。以琳教會代表在會中獻唱〈我永恆的家在天上〉詩歌。
前監察院院長王建煊在會中禱告說,黃弟兄現在到主那裡去,但我們仍依依不捨,求主保守弟兄姊妹,讓黃弟兄在地上所做的見證,都能繼續下去並發揚光大。精兵雖然很多,但黃弟兄是「精兵中的精兵」,求主保守大家,讓精兵的工作能繼續下去,也有更多的精兵出現。未來我們還會和黃弟兄再相會,也是主耶穌給我們的盼望。
樂活、尊榮、終榮的人生
迦南會大專團契陳啟峰牧師證道時談到黃校長「樂活、尊榮、終榮的人生」。他說,今天黃校長不是讓我們感到悲傷地離去,而是我們在這裡與他惜別;他已在天父懷裡,天父對他說:「你這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在天父那裡享受一切的尊榮!」今天是「終榮禮拜」,在黃校長臨走之先,很多親友來探望他。黃校長可以一個人靈修、禱告、讀書、寫作,也可以聆聽人的傷痛,或一對一的輔導,或在大庭廣眾教導。
陳牧師說,黃校長是位跨領域的達人,不只在教育上,也在神學上,將他一生潛能和學習能量發揮極致。他不只是小學校長、是演講者,也是教導者,在神學領域也是教導者和佈道者。黃校長在婚姻輔導和靈性關懷,以及在陪伴上,幫助過許多人。
談到黃校長是令人「尊榮」的人,陳牧師說,當花蓮黎明教養院需要一位具特教專業、行政領導經驗、成熟而不老化的基督徒人選去管理,突然獲邀約時曾讓黃校長猶疑,師母林睦幸點醒他:「花蓮會比美國遠嗎?」黃校長順服呼召、放下明星學校校長職務,投入另一個新的領域「做在最弱小身上」。黃校長也和王建煊在大陸偏遠地區建立愛心小學和高中職,在沒錢、沒人、沒制度之下,而後一個個開創起來。黃校長也是「樂活的人」,他把聖經、婚姻家庭和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不但寫作也教導,也被稱為「哈利路亞校長」,樂在學習、成長、工作、生活、事奉,活一天就做一天、樂一天,如今移民到天國。
迦南會團長張思忠提到,過去迦南會向政府申請財團法人之時,遇到很多困難。因著黃校長的構思,與內政部的官員建議,申請成為全國性的財團法人,也因著黃校長和同工們的努力,幾十年來都是績優的財團法人,常獲得表揚。
「爸,我真得好想您!」黃頌揚在讀「故人略歷」前哽咽談到。他座位旁剛好空著,感覺父親彷彿就坐在他的身旁陪伴一樣,讓他有力量站在台上。他說,父親住院22天以來,家人在病床前陪伴,看見每天川流不息探視的親友,讓在身旁的子女,看見他一生領受神的呼召,為主在各領域事工上,是用生命服事的歷史縮影。父親住院這段期間,曾受到父親教導、扶持和幫助的朋友們,幾乎遍及國內外教育機構、音樂、書法等教育團體,以及教會、神學院、社服團體、基督教傳播媒體和協會組織,創下仁愛醫院探訪高達500人的紀錄。「您在人生最後一里路上,仍在為生命寫下歷史!」他很感謝這段期間,陪伴父親走最後一程的人。
黃頌揚讀小學時,每天朝會看見父親,就是站在司令台上的校長,他每天要用遠望的視角凝視父親。國高中時期,他就讀美術實驗班,父親擔任書法教育協會理事長,他每天必須勤練書法,才覺得不辜負父親期望,成為他心中不可沉受之重。當他完成大學和研究所教育,有幸進入大專院校任職,沒想到父親又立下屬天服事的標竿,毅然離開環境優渥的台北,到花蓮擔任黎明教養院院長,去愛那些世人看來不可愛,卻亟須用上帝的愛去愛那些身心障礙的院童。
父親離開花蓮後,又擴張服事腳蹤,與王建煊院長前往大陸偏鄉建立希望小學,為弱勢學童施行「找回珍珠」的計畫,為讓沒有資源的貧困學生,藉由浙江新華愛心高中,為他們提供求學資源和報考大學的機會。
父親從中國返台後,又擔任基督教論壇報社長,之後任職中國主日學協會執行長,建立立全球華人主日學師範學院,為培育兩岸主日學師資,多方奔走在兩岸教會。父親過世前兩年,罹患阿茲海默失智症,但是感謝主,這段期間父親從未停歇與神關係,持續服事。他即便入院前,可能以他腦中僅存記憶的交通路線,不間斷來到教會。感謝神,神仍牽著父親的手,讓他安穩走在屬神的道路上。在父親失智期間,每週三他接送父親到教會協會開會,成為父親生前最珍貴的美麗時光。在父親最後一年,話語逐漸減少。
黃頌揚記得一年半前,父親曾為他所服事的大衛異象事工勉勵說:「領受上帝呼召的事工,你就當剛強壯膽,並專心倚靠耶和華上帝,祂必差派各樣的天使來幫助!」成為他服事的幫助,也是幾天前剛結束的基督教國度影展,最美的祝福;會場也放映影展獲得最佳主題曲〈親愛的阿爸〉,表達對父親衷心的感謝。
追思禮拜從朱德智弟兄的詠禱〈親愛主,牽我手〉開始,包括以琳教會詩班、水源長老教會詩班、黎明教養院同學會和基督教迦南會的詩班,分別獻唱國台語詩歌,基督教論壇報、黎明教養院和迦南會同工分別製作短片,申永順教授司禮,最後由楊國展牧師祝禱。
請尊重版權:本文版權歸基督教論壇報所有。未經基督教論壇報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報刊、網站及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或大篇幅引用本報圖文。歡迎臉書、微博、line等各社群分享,請附上連結及註明出處,各網站及書籍報刊如需轉載引用,請來信申請版權或洽商正式新聞合作。
請尊重版權:本文版權歸基督教論壇報所有。未經基督教論壇報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報刊、網站及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或大篇幅引用本報圖文。歡迎臉書、微博、line等各社群分享,請附上連結及註明出處,各網站及書籍報刊如需轉載引用,請來信申請版權或洽商正式新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