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4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外送平台與宅經濟興起 「福音與關懷快送到家」值得思考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何毓芬 追蹤
台灣外送市場崛起,到處可見外送員穿梭街道。(何毓芬/攝影)左圖為侯勝宗老師(本報資料照片)
盼基督徒成為平台決策者 以愛作為服務驅動力

【記者何毓芬台中報導】近年來台灣外送市場快速崛起,有別於傳統店家自行外送,愈來愈多餐廳、攤販、店家與外送平台合作(Uber Eats、Foodpanda等),打開了與以往不同的市場,對人們的飲食生活、消費型態與社群關係帶來很大的改變。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統計指出,上班族平均每個月花費3千元吃美食,高達7成5的上班族會叫外送,原因包括:外送平台很方便、天氣不好不適合出門、沒時間親自採買、花小錢代勞覺得划算…。當人們生活逐漸迎向科技,如何從信仰來看外送平台與宅經濟的興起?

科技便利影響產業重組

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所長、服務創新與行動設計中心主任侯勝宗教授受訪表示,現今快速便利的科技改變經濟產業結構,不僅重組人們時間的安排與空間的彈性,也重塑了人們工作的樣貌。過去通常是消費者去到店家消費,主要是「以供應者為導向」的產業結構。如今隨著科技便利,民眾擁有大量收集資訊的工具(手機、平板)藉著「外送媒合平台」,讓店家把餐點送到指定的時間和地點,轉變成「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經濟結構。

侯勝宗提到,近幾年來,隨著移動科技與支付系統逐漸成熟,伴隨移動性便利的機車作為交通工具,促使台灣宅經濟快速崛起。以往出門買東西這件事情會受限於天候、交通的影響。自從外送平台與宅經濟崛起之後,消費者只要付出額外成本,即可在家裡拿到訂購的食物或商品。

外送平台延伸零工經濟

他進一步指出,面對科技浪潮與產業重組的挑戰,許多店家開始轉型,透過與外送媒合平台合作,衍伸出所謂的「零工經濟」。現今有愈來愈多年輕人投入外送行業,在學學生也獲得許多兼職打工的機會。這些勞動投入者在平台上接單送餐,短時間內即可獲得立即性的收入,工作時間較為彈性,甚至可以自由選擇工作時段。

然而,為了達到外送平台限時送達的要求,或是想要提升業務績效,導致外送人員常會面臨一些職業傷害、違規罰款和交通事故等,在沒有在「勞基法」的保障之下,成為風險係數最高的一群勞動者。然而,現今台灣法規仍無法快速調適,保護外送人員的工作權益。

善用平台帶入服務與福音

侯勝宗提到,自從零工經濟興起之後,只要一張信用卡、一隻手機,就能享受便利的生活。無形當中減少人際互動,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愈來愈疏離。當經濟發展越趨於平台主導時,社群組織(教會機構)的力量,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因此,教會可以把握「社區在地性」的特點,善用各樣平台工具,把「服務與福音」帶入社區中需要幫助的家庭及族群。例如:提供叫車服務,協助行動不便的長者到醫院看診就醫;提供送餐服務,協助獨居老人或弱勢族群送餐;提供清潔服務或諮商服務,關懷隱身在社會角落中需要幫助的人們。

他也提到,外送人員的工作很容易被取代,鼓勵年輕人多提升自己影響社會的能力。基督徒要用工作職業去改變社會,而不是讓社會來影響我們的工作職業。當有更多基督徒成為平台決策者,不再以利益為優先,而是以愛作為服務的驅動力,提供有溫度的服務,用更積極的態度影響社會。

成立利他平台傳遞祝福

侯勝宗表示,基督徒外送人員在送餐過程中,只要多一個親切的微笑或一句溫暖的問候,就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從中發現福音的機會,讓送餐工作更有意義。此外,基督徒企業能夠以愛與福音為出發點,成立「服務弱勢、關懷社會」的利他平台,服務那些沒有資源、需要幫助的人,成為傳遞上帝祝福的管道。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