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4 基督教論壇報 / 閱讀活水

【華福之夜直播—代間溝通】柳子駿:兩代都要多聽少說 同理對方跨代融合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梁敬彥 追蹤
柳子駿牧師和陳世欽牧師同台談代間溝通(網路截圖)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2020大選落幕,「代間差異」成為選舉勝敗之外輿論關注的焦點,不同世代如何用「對話」來取代「對立」?《你吃的鹽跟我吃的飯不一樣》作者、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柳子駿,一月13日晚上在世界華福中心與基督教論壇基金會合辦的「華福之夜」直播節目中表示,兩代之間因為成長背景不同,有代溝是再自然不過了,他的建議是「不同的世代都要謙卑傾聽對方的心聲,進入對方的世界,同理對方」,而非各持己見。

大柳小柳本質大不同

在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陳世欽牧師的提問下,柳子駿牧師談到寫作《你吃的鹽跟我吃的飯不一樣》的心路歷程,以及在牧會實務上看到華人教會「跨代」之間對話的困難,可以怎樣做出融合與協調?柳子駿說,因為爸爸柳健台牧師突然生病,4年前他接棒教會主任牧師,對於會友來說,小柳(指柳子駿)和爸爸大柳在牧會的哲學和做法,都是截然不同的。

但擺在眼前的事實就是,很多會友及大部分的傳道同工「都是跟大柳牧師一起打拚過來、建造教會的」,教會也有另一個世代是過去15年,柳子駿在全職事奉期間所帶領的。

柳子駿說,如果神要跟人介紹祂是怎麼樣的一位神,祂叫摩西跟別人說:「你就說我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這也就是說,神要摩西傳遞給世人的message是「祂是每個世代所共同尊崇的那一位」!無論是教會、福音運動還是傳福音的策略,「每個世代都應該要把神彰顯出來」,這才是真正的榮美。

一個復興運動,或是一間教會最輝煌的時期,通常只能延續30、50年,特別是在慶祝週年慶時很榮美,但大部份後來就「往下走」。

柳子駿直言,跨代之間難以融合與協調,不單是華人教會,縱觀現今的世代(指國家社會)也都有同樣的挑戰。

嬰兒潮世代與Y世代有代溝

舉現在最主流的「Y世代」(1980至2000間出生,又稱千禧世代)和「嬰兒潮世代」(1946至1964年間出生者)就有很明顯的代溝。嬰兒潮世代成長在一個非常動盪的年代,什麼東西都是「白手起家」,對這個世代的人來講,有穩定的房子、工作,應該是他們整個人生所期待的。

但Y世代的青壯年生長在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年代,多半在家中是備受呵護,也在上軌道的教育體系中求學、成長,甚至連學業都是家長安排好的。雖然Y世代從小被嬰兒潮世代的家長「管大的」,但Y世代不會像嬰兒潮世代的上一代只「求穩定」,而是「要創新」,連在教會唱的詩歌都不一樣。

很實際的狀況是,Y世代唱的詩歌,嬰兒潮世代的長輩根本跟不上節奏,「字幕還沒看完,就下一頁了!」長輩會覺得怎麼教會每個禮拜都唱「新歌」,很不能適應;但年輕的世代就覺得「當向耶和華唱新歌」,這很正常啊!

柳子駿舉智慧型手機為例,現在新款手機推陳出新的速度很快,新機上市時「店門還沒開,門口早已排了一堆人,那群人多半都是Y世代」,但上一代覺得有手機可用就當感恩,幹嘛一直買?這就是「代溝」。

長輩要穩定 年輕人要求變

在教會裏,年輕的一代常問上一代的是「你不能改變嗎?」而上一代則覺得「年輕人不能穩定一點嗎?你要變到什麼時候呢?」柳子駿坦言,教會不同世代光是在「變」與「不變」之間,就迭有衝突。就以金錢觀而言,嬰兒潮世代的長輩覺得「存錢很重要」,年輕世代則是「沒錢都要出國玩」,甚至為了出國玩,工作辭了都在所不惜,「回來再找就好了!」

柳子駿說,嬰兒潮世代出生的長輩「很重視階級」以及「工作要有職場倫理」,Y世代則看重「跟你工作快樂最重要」。

他舉例,上一代的職場主管問年輕的部屬「你知不知道我是誰?」過去長輩們會畢恭畢敬回答,Y世代則可能會回答:「你真可憐,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柳子駿直言,當代的年輕人普遍「連階級都不管了」,只在意「跟你共事,我要開心!」

柳子駿說,若教會的年輕人在會堂裏這樣對資深的長輩,一定會被認為「沒禮貌」、「沒秩序」及「沒倫理」。但當上一代想想聖經中的約瑟,約瑟從小就似乎沒倫理,星星、月亮、禾綑都要向他下拜。教會要思考的是「沒倫理,神真不能用嗎?」進入21世紀的後現代,代間的代溝如何融合,在在都考驗著教會牧者「我們過去覺得理所當然的做法,在世代交替的當中,真需要心意更新而變化」。

那麼教會跨代之間如何能夠對話,而非「各說各話」繼續對立呢?柳子駿說,他會建議大家去看《出埃及記》十七章16節「耶和華已經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整本聖經也只有《出埃及記》第十七章提到「耶和華尼西」。

摩西和約書亞兩代合一打勝仗

柳子駿說,自己花了一點時間去研究那場戰役,他稱那場戰役為「兩個世代一起打勝仗」,山上是摩西,山下是約書亞。經上所記,約書亞在一夜間被摩西推上前線打仗,約書亞展現的是「尊榮、順服上一代」。其實在長輩的心中,隨著年紀漸長、工作慢慢要卸下來交棒,體力也不如以往,面臨世代交替,他們缺乏「安全感」。以教會的服事來說,年輕人要懂得尊榮及感恩上一代,「因為當今教會的基石是長輩打下來的」。以蓋房子為例,要把樓蓋高,不能去拆毀地基,《出埃及記》第十七章給年輕世代的提醒,就是「摩西要約書亞去打仗,約書亞就順服前去」。

本身正值「青壯之齡」的柳子駿語重心長地說,年輕世代的優勢是「信心、勇敢、天不怕、地不怕」,但「順服上一代」是教會年輕人必須學習的。他的觀察是,當年輕世代願意順服上一代的權柄時,上一代是願意給機會的。但兩代之間的拉扯就是「年輕的不服年長的,覺得他們做得都不對,凡是覺得是舊的,都要去改它」,這時候長輩就會用「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來教訓及壓過後輩,紛爭就沒完沒了。不單是教會,家庭及社會都是如此。

柳子駿說,再看山上的摩西,其實是很有智慧的。他要建議上一代,若對下一代有「異」見,要學習摩西「交託給神」,並且放手讓年輕人去做。很多華人教會的光景是「我有成全年輕人啊!這場聚會給他們做啊!」但其實上一代沒有放手,每個環節都要介入、給意見,甚至吃重的活都讓年輕人擔,年輕人很自然會產生「我為什麼要做?」的反彈,甚至心中產生「你的成全不是成全,只不過是把你不想做的交給我,如此罷了!」摩西很有智慧的是「他,站得遠遠的!就是舉手為約書亞禱告。」

主任牧師要放手給年輕傳道人做

柳子駿坦言,對於華人教會而言,上一代真正放手成全下一代是比較難,甚至還有年輕傳道人私下表達「想要離開主任牧師」的想法,因為他們感覺「自己是被掐住、指使的」。柳子駿直言「我都40幾歲了,還被叫青年牧者,那些20、30歲的年輕傳道人,在教會會有多辛苦?」他的建議是「主任牧師要盡量放手讓年輕傳道人去做,這樣他們將來才能有接棒的可能」。

「代間的障礙,其實溝通是最大的問題。」柳子駿說,自己經過這幾年擔任主任牧師的歷練,他要坦言「有些東西,是溝不通的」。像是他去馬來西亞,當地人都說「榴槤很好吃」,但他就是一點都不愛。這讓柳子駿省思「人的背景(家庭、社會)不同,就必定會有溝不通的存在」。嬰兒潮世代及Y世代事實上就是生長在完全不一樣的時代與社會背景,沒有人會表明拒絕溝通,但就像「榴槤很好吃」,對他而言就是「沒辦法接受的味道」。

柳子駿的看見及建議是「兩代之間除了盡力溝通來弭平差異之外,更重要的是謙卑傾聽對方的心聲,進入到對方的世界裏」。柳子駿說,每個人都能為著自己所相信的事情「言之成理」,也都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但他的建議是「聽比講更重要」,進入對方的心,進入對方成長的背景,這樣「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才不會成為空談。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