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 基督教論壇報 / 國際新聞

奧斯卡金獎頒獎典禮上唱出上帝對世人的愛 從得獎電影看信仰啟示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韓 蕓婧 追蹤
2020奧斯卡金像獎於9日公布得獎名單。(圖/CATCHPLAY、華納兄弟公司提供)
【記者韓蕓婧整理報導】第92屆奧斯卡金像頒獎典禮於二月9日在加州洛杉磯舉行。此次提名入圍2020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的《哈莉特》(Harriet)及《不可能的奇蹟》(Breakthrough),都是發揚基督信仰價值的電影。雖然,此次未能拿下奧斯卡獎項,但兩部電影的歌曲都有幸能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演出。

《不可能的奇蹟》電影中,由本片女主角克莉希.梅茲(Chrissy Metz)主唱“I’m Standing With You”,歌詞中提及「當你感到受傷害,你不會是一個人承擔;當你信心軟弱時,我依然對你有信心;當在夜深人靜時,你感到無助,我會用手臂擁抱你…」這首歌曲唱出了上帝對世人的愛。

“Stand Up”則是講述從奴隸之身成為廢奴主義者的《哈莉特》(Harriet)的主題曲,由女演員辛西婭.艾利沃(Cynthia Erivo)演唱這首具有生命力的歌曲,她將電影中所流露出「從上帝而來的信心直到完成使命」的那份耐力唱進許多人的心坎裡。

《不可能的奇蹟》電影中,由本片女主角克莉希.梅茲(Chrissy Metz)在2020奧斯卡金像幫獎典禮上唱「I’m Standing With You」。(圖/Chrissy Metz‘s Youtube)

《不可能的奇蹟》電影中,由本片女主角克莉希.梅茲(Chrissy Metz)在2020奧斯卡金像幫獎典禮上唱「I’m Standing With You」。(圖/Chrissy Metz‘s Youtube)



由《哈莉特》(Harriet)女演員辛西婭.艾利沃(Cynthia Erivo)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演唱《Stand Up》。(圖/Focus Features's Youtube)

由《哈莉特》(Harriet)女演員辛西婭.艾利沃(Cynthia Erivo)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演唱《Stand Up》。(圖/Focus Features's Youtube)



在奧斯卡金像獎中緬懷年度逝世影人的環節裡,傳奇球星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及台灣藝人高以翔等都有出現在螢幕中,再次讓人們向他們致敬。當天,高以翔女友Bella也IG限時動態以「天使與藍色愛心」的表情符號思念;好友毛加恩也隨之拍下大螢幕,發文寫下「Always missing You(永遠懷念你。)」

今年在網路上最熱話題莫過於橫掃四大獎項的韓片《寄生上流》(Parasite)分別奪下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及最佳國際影片獎;以及飾演《小丑》(Joker)拿下最佳男主角獎項的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這些獲獎電影,本報影評作者徐硯美均曾介紹,並從電影劇情寓意談基督信仰啟示,以下是影評摘要:

《寄生上流》從貧富差距看「處境」

由南韓大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上流》早前拿下了第七十二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也為今年奧斯卡金像獎添加了不少的緊張氛圍。當得獎結果一出爐時,更讓許多影迷都讚嘆不已。這部電影除了成為史上首部榮譽奧斯卡殊榮的南韓電影,亦是首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電影。

《寄生上流》這部電影描繪了現代商業社會,特別是高度都市化國家之下,在經濟階層底部的人如何為了謀生,長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生存法則。這套生存法則必然違背大多數人心中的「道德」,甚至也會觸碰到「法律」;可是另外一面總會有人在問:「是誰逼他們走上這條路呢?」或者會說:「如果有選擇,他們又怎會如斯不堪呢?」

最值得反思的是,當我們重新回看聖經保羅在腓立比書中所寫的:「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四章12-13節)會對此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困住我們的是甚麼?──思想電影《寄生上流》

《寄生上流》在2020奧斯卡頒獎典禮獲得四大獎項。(本報資料照)

《寄生上流》在2020奧斯卡頒獎典禮獲得四大獎項。(圖/CATCHPLAY提供)



南韓大導奉俊昊執導的《寄生上流》拿下最佳導演獎。(本報資料照)

南韓大導奉俊昊執導的《寄生上流》拿下最佳導演獎。(圖/CATCHPLAY提供)



《從前,有個好來塢》從夢想、身分、階級看信仰

其他在2020年奧斯卡金像獎的得獎名單中,還有多部電影反映了現今我們所處的現實社會。從基督信仰角度來反思,也能幫助我們重新與神建立關係,真正活出屬祂旨意的生活。

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最佳藝術指導的《從前,有個好來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看待「夢想、身分、階級」的價值觀及態度。

聖經馬太福音六章24節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但現代好萊塢的精神卻是一種「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ism)的展現。

當然,我們可以從電影中學習其正向、具有哲思甚至是與信仰理念;相同的,我們也要謹慎地察覺,我們的慾望是如何被塑造的?我們是否也陷入社會的身分地位焦慮之中,而忘記自己原本的價值?是否也陷入物質的攀比之中,而忘記數算每一個臨到我們生命中的恩典?

繁華都是一場夢─思想電影《從前,有個好萊塢》

03-從前有個好萊塢工作照(双喜電影)左起昆汀塔倫提諾-布萊德彼特

《從前,有個好來塢》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最佳藝術指導。(圖/雙喜電影@正正工作坊提供)



《兔嘲男孩》從「個人」看上帝的旨意

《兔嘲男孩》(Jojo Rabbit)奪下最佳改編劇本獎,其電影帶出「如何認識一個人」的訊息。在智慧型手機、社群軟體的蓬勃發展,讓人人從縮小的社會及放大的小我看世界,似乎人人都是一種「公眾人物」,認識一個人不再需要「時間」。

當這部黑色幽默電影不斷與我們的現實對照時,會發現聖經羅馬書十二章2節說的這段經文,「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先優越,後分離,再醜化,最後形成對立,這個過程絕對不是上帝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其實,認識一個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愛他。」

認識一個人─思想電影《兔嘲男孩》

《免嘲男孩》奪下最佳改編劇本獎。(本報資料照)

《兔嘲男孩》奪下最佳改編劇本獎。(圖/福斯探照燈公司提供)



《她們》從苦難看信仰功課

此外,改編至《小婦人》拿下最佳服裝設計獎的《她們》(Little Women)這部電影也寫照了在艱難時刻,我們如何成為生命的詮釋者?

以賽亞書卅章20節說:「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這段經文已說明,餅與水是日常所需。那為何艱難與困苦會成為我們的日常呢?因為「教師」要從中出現。磨難,讓我們長出面對人生的「肌肉」。

最關鍵的是將自我中心放下,開放每一個遭遇所賦予我們人生的意義,並在這些意義中創造出生命的韌性,而這條成長之路,就成為我們寬宥整個時代的空間。

艱難時刻─思想電影《她們》




《她們》獲得最佳服裝設計獎。(本報資料照)

《她們》獲得最佳服裝設計獎。(本報資料照)



《小丑》從人性面貌看「罪」

另外,具有戲劇張力的《小丑》電影也是讓人歷歷在目,由台中基督徒西屯禮拜堂丁明逵弟兄撰寫對電影《小丑》的反思中,能夠看見《小丑》這部電影反映了社會生活中的人性面貌。從中讓我們思想的是,神起初創造世界、創造人類始祖亞當都看為美好,但在這部電影我們卻看不到這份美好。進入世界的「罪」,在這部電影中充斥囂張,終於將亞瑟(男主角)逼瘋,走上「罪魁」的不歸路,在現實中,這條路真的無解嗎?

「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 乃知上帝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我見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傳道書一章13-15節)

其實傳道者在傳道書中早已告訴大家,電影中的情節在現實不斷發生,人有極重的勞苦,雖然無奈卻又無法逃脫。最重要的是,認識神,敬畏神,明白上帝的話語,能避免自己陷入小丑的思考模式,也能成為重要的他人,救回許多可能變成的小丑。

伸出援手 讓世界不再有受傷的「小丑」

《小丑》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圖/華納兄弟公司提供)

《小丑》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圖/華納兄弟公司提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bD2UfZu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HICKj-4Zs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