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6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編採 追蹤
◎安平(普世佳音新媒體宣教機構執行主任、宣教牧師)

一場疫情,將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教會“逼到”線上。從初期相關工具的使用教程,到實際牧養和宣教挑戰的討論,乃至關於聖禮和教會論等神學討論,新媒體事工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一方面,絕大部分教會仍然把線上聚會當作過渡手段、權宜之計。大家期盼的還是早日恢復線下聚會;另一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大家發現技術上原來很容易,也降低了不少成本,效果也不錯。

然而,新媒體教會只限於此,或者說就是這樣而已嗎?

線上聚會很可能成為教會新常態
在大家開始線上聚會時,單從疫情發展看,我們當時估計至少三個月。要完全恢復線下聚會,恐怕要半年以上。一方面,我們非常能體會教會希望早日恢復聚會的心情,但教會無論是出於公共責任還是愛人如己的考量,從心態上首先就不能急於“復工”。再加各種外在因素,線上聚會很可能成為教會新常態。因此,從時間和形勢上不能把線上聚會當作過渡手段和權宜之計,這是我們要有的一個心理預備。另一方面,新媒體事工乃至新媒體教會也絕非只是轉換一下陣地,也並不只是工具而已。新媒體最難的其實是觀念和思維模式的轉換,以及相應方向和策略的調整。我們推動新媒體事工已經不下十年時間,坦白講,大多數教會都不太重視。近年來有些改善,但還是相對邊緣。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這樣一個機會,讓教會不用再去爭論要不要線上聚會等等那些過去看來很關鍵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也很難得,很嚴肅的事情,教會必須警醒、反思、認真探討,否則就錯失了這個機會。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2
疫情下的教會形態
我有一個簡單的觀察,就是過去這幾年中受到外部壓力影響而不得不分散聚會的教會,也因此較多開始使用新媒體,面對這次疫情也就相對比較從容。香港教會也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開始比較多用線上聚會的方式。另外一個比較殘酷的現實,就是老年人比較多、比較小一點的農村教會面對這次的挑戰就比較辛苦,缺乏資源也無法很快適應,甚至真的只有停止聚會,需要特別地關懷和幫助。現在大家對線上崇拜基本上已經沒有爭論,因為也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不過對聖禮還有很多討論,比如針對網上能不能領聖餐的討論很多,也有不同的建議和指引。有很多人選擇等等看,或者說等到恢復線下聚會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但問題是一兩個月能等,三個月不守聖餐,可能很多教會就等不了。所以這次疫情也激發了大家在各個方面的思考,迫使我們反思教會的本質:到底哪些是我們真正不能捨的?哪些是我們曾經以為不能捨棄的原來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甚至效果比原來的、預期的更好?這些都是極為有益的探討和思考。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3
教會最重要的挑戰
當然疫情終將會過去,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個世界將會更加充滿不確定性。不管是政zhi,還是經濟,一定都會有很大的變化,教會需要面對。但有一個方面長期被忽略和輕視,就是科技發展帶給教會的挑戰。當今時代,科技對人類生活乃至行為的影響和塑造的力量與日俱增;新媒體及其背後所反映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其最大特徵就是“顛覆”。2011年7月溫州動車追尾,當時我在溫州機場準備離開,當地同工短信告訴我說,就在之前我們聚會所在教會不遠,他們趕去救人了。那天雷電交加,飛機晚點,到了北京已是早上。打開電視發現最早報導這件事的不是記者,而是動車裡面的一位乘客,他用手機拍了一張照片,在微博上發了一個信息。此後所有的報紙頭條、電視新聞用的都是他這張照片,因為再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比他更快、更準確、更身臨其境的報導。當時我比較小看微博,覺得140個字寫不出什麼東西。可是現在我才意識到這太厲害了!以我對傳播粗淺的理解,我覺得它把整個傳播的所有的要素都顛覆了。所以我馬上買了一本書,就是李開復《微博改變一切》。回到北美之後,我對同工說,這是我們的教科書,趕快學。並且在當年的北美網絡宣教論壇上,我分享的就是這件事和這本書。相信我們都看到了過去10年來,新媒體對整個中國社會、整個世界帶來的巨大的改變與影響。

新媒體及第四次工業革命,對各行各業特別是傳統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我們也享受其所帶來的便利。但我們卻忘了一件事情,其實教會也深受衝擊。因為第四次是工業革命所衝擊的對象,就是那些權威的、有建制性和組織性的機構,教會、婚姻、家庭也在其中。甚至我覺得它對婚姻家庭的衝擊甚至勝於同性戀對婚姻家庭的衝擊。比如說現在有一種性愛機器人,以後最大的問題是它不只是性愛機器人,而是還能跟人談戀愛!這對社會倫理方面的挑戰也非常之大。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4

科技改變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
過去我這20年都是做媒體的服侍,接下來我從傳播的這個角度來分享我的一些觀察。我們知道500年前的宗教改革之所以成功,和印刷術的發展密不可分。也因此人們開始讀書、讀字,理性思考。對於基督教而言,最明顯的影響就是開始更多地在教義和教理上有比較深刻、比較系統的學習和反思。我一開始做福音廣播的時候,我發現我做不了一個人主持的節目。兩個人主持還可以,一個人主持節目就不行。為什麼呢?第一我是北方人,習慣了大嗓門;第二受某些新聞節目影響,氣宇軒昂。後來有位前輩傳授了我一個秘笈。他說,閱讀走腦,廣播走心。廣播的接收器官其實不是耳朵,是人的心。所以你講話的時候,要知道是在對另一個人的心說話。你和麥克風要保持一個拳頭的距離。我們跟誰能保持一個拳頭的距離呢?都是自己最親愛的人。所以我們聽港台主持人的講話都那麼溫柔,充滿親和力。我們也知道為什麼夜間的情感類廣播節目深受歡迎。我們聽聖經跟閱讀聖經的感受和領悟是不一樣的,每個媒體的形式,對我們了解、認知事物的影響都很不一樣。

那視頻的話,通常就是文字、畫面、音樂等各方面的綜合呈現,全面調動人的感官。到了互聯網時代,人的自主性跟互動性變得非常強,這也是互聯網的一個顯著特徵。至於新媒體,我認為有兩個標誌性特徵,一個是社交媒體,例如微信、抖音等等;另一個就是智能手機。

2019年最大的話題其實是5G,後來因為太多事情發展,大家就忘了,也不覺得它是個事。而我覺得5G將會帶來一個革命性的變化。5G時代,手機將變成“萬物互聯”。這會在根本上帶來一些很大的變化。

騰訊每年都會做這種智庫的分享報告。到目前為止,我認為它在2015年發布的一個報告最具前瞻性。它預測未來有三個發展趨勢:萬物皆媒、人機合一和自我進化。所有的人都變成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所謂“人人皆媒體”。如果說4G時代“人人皆媒體”的話,那5G就是“萬物皆媒體”。也許現在還沒有開始感受到,但是用不了幾年,我們就可以真正用到5G、6G,體會到它帶來的改變。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5

新媒體帶給教會的重要影響
那跟教會有什麼關係呢?我覺得新媒體給教會帶來最大的兩點影響,即:新媒體激活了教會的公共性,也激活了教會的媒體性。公共性跟媒體性當然是教會本來就有的,是新媒體把它激活了。這次的疫情把教會整個逼上了新媒體,也逼向了公共。我們正在經歷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場公共事件。這場疫情對社會也同樣有這兩方面的影響。第一,線上教育和在家辦公。我們原來覺得線上有些東西做不了,可是現在發現其實很多事情線上都可以;第二,人們的公共意識前所未有地增強。現在你老老實實在家呆著,就是為社會做貢獻,就是公共關懷。而且人們還意識到一個問題,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例如WL去世的那天晚上,微信海嘯,前所未有。之後發哨子的人,更成了史上最大的一個集體行為藝術。疫情也迫使教會大量地使用新媒體,所有的教會現在都在線上。先是中國教會,接著是全世界的教會。疫情也逼著教會認識到公共性,不認識不行。

我們都知道“這是天父世界”,也是“聖而公之教會”,我們的宣教使命也是大公性的。因為本來福音就不是只為著我們個人的。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6

教會對新媒體的觀念誤區
教會一直以來對媒體、新媒體抱持的態度和觀念是怎樣的呢?我總結有以下三種觀念:一、悲觀(異化論):這種觀念認為,教會有新媒體,牧師一不留神成明星了,一成明星就腐敗了,就快變成了美國某些電視裡面那些騙錢的神棍。所以最好不用。第二,不樂觀(工具論:這種觀念認為,新媒體是工具,看誰用,好人用就好,壞人用就壞,不過好東西往往壞人用得多,所以不樂觀。把它當成工具,不太討論它的屬性問題。第三,壁上觀(辯證論):這種觀念認為,我們不能用新媒體好的影響否定新媒體帶來的不好影響,也不能用新媒體帶來的不好影響否定新媒體帶來的好的影響。說了半天,你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只好做壁上觀。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工具論。有時候我也這麼說,我們要善用新媒體這個工具。但其實我們都知道,其實工具本身是具有哲學前設的,這個且不說,最重要的是在今天新媒體時代,工具在塑造人的行為,塑造人的行為模式,同時人的使用也在塑造工具。微信的開發者張小龍就曾說他在開發微信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有一天會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大家在使用中不斷地互動,形成今天的微信。

我再舉一個智能音箱的例子。像Amazon的Alex 等等。我們不妨試試,告訴它說,給我來一段默想的音樂,看看它給你播放的是什麼。美國的可能大部分是新紀元的或是瑜伽的音樂,而中國的很可能是佛教音樂。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基督徒、教會不去使用,不去“餵食”這個智能音箱,而任由別人去餵的話,以後任何人說給我來點默想音樂的時候,它很可能就會來段南無阿彌陀佛出來。這樣我們不僅失去一個很大的陣地,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塑造這個工具的重要機會,就是宣教的機會。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7

教會是最大的媒體機構
剛才講到教會的媒體性,其實我們知道媒體是教會的天然屬性,也是教會功能的體現。基督本身既是媒體,也是內容。每一個基督徒都是“小基督”,就是要讓人從我們身上能夠看到基督的形象。我有個口號:教會本來就是最大的媒體機構,宣教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這個自媒體時代,哪怕是只有30人的一個小教會,如果這30個人能把每個人的媒體性充分發揮起來,就比很多的媒體機構都大。可能華人教會裡面還沒有這麼大的機構。第一,微信每個人可以加5000好友。換句話說,每個人把自己的朋友圈經營好得話,就可以直接覆蓋5000人,還不包括參加的各種群。那你教會的會友每天在朋友圈裡發的都是什麼呢?他又加了多少個群呢?他們能不能在自己的朋友圈裡面體現出作為一個基督徒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有恩典有真理的生命和生活呢?朋友圈就是你最大的一個禾場,最近的一個宣教工場!每一個信徒如果能夠把朋友圈經營得好的話,就是很大的一個媒體,那主任牧師豈不就是一個超大的媒體機構的老闆?所以教會要像培養宣教士一樣培養信徒,教他們學習怎麼在網上去宣教,學習朋友圈的寫作,學習網路語言,了解其中的文化;要學習怎麼能夠在微信群去發,跟大家分享福音。不但如此,教會也要像培養媒體人一樣培養信徒。需要讓大家更多地意識到,原來我自己就是一個媒體,原來別人認識我,認識我的信仰都是從我的朋友圈裡認識的。現在很多公司招工,他都會查看應聘者的社交媒體賬戶,了解一個人的性格特徵等等。因為往往微信上面的你比簡歷上的你更真實。微信提供了一個認識我們自己,別人認識我們的“上帝視角”。

宣教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教會差派宣教士,不妨先從指導大家經營好朋友圈開始。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8

5G與教會何干?
那麼5G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我覺得對兩個領域帶來最大的改變,第一是傳播,第二就是教育。傳播和教育也正是我們大使命裡最核心的兩個方面。今天我們還是4G時代,我們用視頻會議的方式遠距交流。如果5G成熟了,甚至進入到6G的時代,AR等開始應用,我們就會更立體地像真的面對面一樣。有人開玩笑說,疫情使老師變成主播,不過有時老師一提問,大家就不動,裝卡。到5G時代就裝不了了,整個的體驗會變得更加身臨其境。整體而言,5G 時代將打破虛擬與現實的界限,拓展信息傳遞的媒介和方式,更重要的是改變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會帶來虛擬和現實的疊加跟融合。就是說,VR、AR、HoloLens 等等將逐漸廣泛應用,Machine Learning會持續發展。帶來的結果就是想像力跟生產力可以快速轉換。只要你能想到的東西,都能用最快的時間、最簡單的成本把它生產出來。虛擬跟現實的疊加融合,聽上去很玄。線上聚會我們過去常常說是虛擬的聚會,但現在我們大家都體會到了,只要是真實的人的聚會,無論線上線下都是真實的。其實我們基督徒本身就生活在一個虛擬跟現實的疊加與融合裡面。我們“在地如在天”,還有“主的靈與我們同在”。這於不信的人來說就是個虛擬的世界,而我們就生活在其中。

5G以後,人跟電腦會進一步疊加跟融合。深度學習、意念控制、大腦芯片等會更加常見。大家不要害怕這種東西,不要覺得這個是獸的印記之類的。因為現在其實手機已經成為你人體的一部分,未來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差不了太多。

還有就是知識和體驗的疊加跟融合。《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說,知識就等於體驗乘以敏感度。過去我們學習知識,很大部分是通過閱讀書本進行的。但是科技發展提供了很大的一個體驗性,然後疊加融合,這將會對教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我們已經在這個趨勢當中了,比如說現在我們學習知識變得碎片化、圖像化、視聽化、場景化、感受化、處境化。有時我們對這些現像很反對,但我一開始就講過這是一個趨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逆轉的。未來會變得越來越碎片化,越來越圖像化,越來越視聽化。這些改變會給我們學習、認知世界帶來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結果是什麼呢?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潛移默化。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9

新時代需要的幾種能力
在未來這個時代我們所需要的能力也不一樣。過去是要有好記性,要多做筆記,但現在其實很多東西都交給我們的手機去記憶了,誰還記那麼多電話號碼,誰還記怎麼走路呢?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因為資訊太多。包括背聖經也是如此,當然我們可以用背聖經來鍛煉記憶力,但是我們會發現我們會越來越只記得關鍵詞就可以了,輸入關鍵詞就可以找到想要的,還有很多相關的。另外我們發現,過去如果提出一個偉大的異象往往能凝聚一群人。但現在越來越難,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凝聚很難。教會也是如此。那麼就需要鍛煉我們的整合力,從每一個人裡面找到大家共同的那一部分,整合起來。從凝聚力到整合力的難度是更高的,需要更加地謙卑、忍耐和愛人如己。還有就是從注重專注度到注重靈活度。誰能想到今年一開年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會演變得這麼嚴重?如果沒有靈活度的話,按部就班、循慣例,根本沒辦法適應這個變數。我們開始從注重自我成長到注重開放共享。我再重申,我並不是把這種比較和發展對立起來,而是說這是一個趨勢,未來當然也需要專注度,需要凝聚力,也需要記憶力,需要自我的成長。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10

教會往何處去?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會看到未來教會更加無牆化。另外還有重要的兩點,可能我們還沒有太注意的,就是關係化和體驗化。為什麼是關係化呢?舉個例子,我們現在微信有5000個好友,那誰是我們真正的好友?當然是那些和你在情感上有連接,真正有關係的,彼此才會對他有影響力。有人說這次疫情對教會牧養就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平時牧養不足的,關係不足的,教會很容易就散掉。前面講過,科技發展會使很多知識變得更加體驗化,同時也會使教會更加體驗化。我知道這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但具體是什麼,我可能還講不太清楚,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去探索。有幾個例子可以參考。有一個美國教會做Dinner Church,就是用晚餐的形式組織教會的聚會;日本有一個酒吧牧師,把教會開到了酒吧;芝加哥有位年輕的華人牧師,聚會的地方叫茶堂,茶屋。我並不是要大家也這麼做,而是認為他們這麼做絕非標新立異,譁眾取寵,實際上是有他們的一個理念,而這個理念是適合這個發展趨勢的,值得我們去探索、豐富。

傳統教會也有這樣的活動。比如說我們這裡有個美國教會,幾乎是每年固定有一個節目,就是聖誕節時,給每人發一個蠟燭,然後從一個人點起,點給所有的人。講道信息也差不多,就是山上的城,世上的光,大家都很熟悉。透過這個做法,所營造的一個氛圍,使參加過的人非常難忘,那個信息也深深地記在腦海中。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11

推動有信仰內涵的美育
當未來變得越來越碎片化、越來越感受化、越來越體驗化的時候,是不是很多異端會出來?會不會讓人們更加自我?我們那些純正的教義該怎麼傳承?過去一年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什麼能將信仰體驗化?我後來想,哇!可能是藝術!為什麼這麼講?你想想看,在天主教那個時候,改教之前信徒大部分都是文盲。那在那個時代,信仰是靠什麼傳承的?不就是藝術嗎?所以天主教在藝術上非常強大,藝術家用建築、繪畫、雕刻、音樂、戲劇來承載、傳遞他們的信仰;也包括透過儀式帶來的宗教感。當我們面對新媒體的一代人,我相信藝術會變得非常重要。另外,我也想到其實教會的崇拜本身就是藝術。崇拜不只是講道而已,從詩歌、禱告、到頌榮,還有聖禮以及那些儀式感,本身就是一場藝術的呈現。如今我們線上聚會,也需要好好地整全地規劃,才能帶給人深刻的體驗。所以我認為未來教會要重視科技,另外就是要特別重視藝術。如果我們看重神學、看重教理教義,那麼就一定要重視藝術。要學習怎麼能夠用藝術來承載、傳承信仰。

很實際的一點,就是首先我們要提高有信仰內涵的美育。這些年海外很多留學生,跟過去很不一樣。有人總結得很有意思,說過去只要煮幾個家鄉菜,人就來了。可是現在不行了。你光煮菜不行,還得有菜單;菜單還得有設計,要好看;桌上還得鋪桌布,鋪桌布還不行,還得點蠟燭。一方面是現在人們審美提高了,要求高了,另一方面我們教會本身的美感也要提高。教會本來就是見證美的、傳揚美的一個地方。

一百年前蔡元培提出了要用美育來代替宗教。可以想見對他及相當一部分人來說,美和美育有多麼重要崇高的地位。當然用美育代替宗教最終非常失敗,以至於現在的藝術變得非常空虛,無病呻吟,沒有內涵。那麼我們教會、基督徒作為美的見證者、傳遞者,就要特別地重視美育,推動有信仰內涵的、有靈魂的、真正的美育。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12

不斷進化,回歸本質
如前所說,科技不斷地進步發展,有意思的是這些進步發展反而是促進回歸本質的一個進化。比如從傳播上講,我們過去說所謂的大眾傳播,可是現在,朋友圈成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而朋友圈的傳播其實就是人際傳播,是最原始、最本質的、所謂“口口傳播”。這也是為什麼假消息那麼多的原因,也是我們特別需要分辨力的原因,也是關係化的一個體現。更是我們基督徒發揮媒體屬性的一個原因,我們不僅要傳播可信的、真實的、美好的信息,也要成為那個真實可信的、傳遞美好的信息源,為這個世界帶來真相、真理,帶來信心和盼望。從學習的角度上,是從理性思考過渡到深度體驗。這也是回歸學習的本質。我們人生當中所有重要的技能,無一不是我們學會讀書寫字之前,通過體驗學到的。人生很多重要的功課都是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之後才學到的,所謂“深度體驗”。教會牧養也是如此。“傳道授業”可以更多在網上完成,而牧養則建立在親密的同行的關係之上,是真正的門徒訓練。宣教更是如此,首先要讓信仰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說到底,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也就是“道成肉身”。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13
年輕人需要什麼樣的教會?
今年1月份World Vision針對新一代年輕人的信仰狀況發布了一個調查報告。其中提到,年輕人平均花3000個小時在電子媒體,而信仰的內容僅佔5%。教會的新媒體可以說全軍覆沒。他們這個報告沒有包括中國大陸,但是我們普世佳音在過去幾年也做了兩個微信報告,2017年的結論是“劣幣驅逐良幣”,營銷號氾濫,拉低基督徒智商,嚴重傷害教會形象;2018年我們不甘心,對一些比較優秀的主內公號做了深入研究,發現普遍缺乏公共關懷,缺乏與時代和社會對話的能力。World Vision的這個報告也發現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對信仰其實保持一個更加開放的態度,也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物質化,而是有很強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他們特別需要一個能夠在情感上有連接的教會,也就是關係化。他們對教會最反感的地方是教會假冒為善,光說不練。他們想要看到的教會,想要從基督教裡面看到的不光是真理,更是行公義、好憐憫,也就是教會公共性的體現。新的一代不只是想做一個屬靈的消費者,也想成為教會的一個貢獻者。他們希望教會能夠幫助成為讓他們有機會鍛煉領導力的地方,也正是我說的從自我成長到開放共享,而這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嗎?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14
不要浪費這次瘟疫

除了關係化、體驗性、公共性、共享性,現在還有個詞叫“後喻性”,直白地講,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年紀大的要向年輕人學習。疫情嚴重之後,教會必須考慮線上聚會的時候,有位溫州教會的牧者給我打電話,問我該怎麼辦?怎麼做直播?我說你別問我,國內直播發展太快,我也不清楚具體情況。但是有一個人我知道,你可以去請教,就是你們教會的年輕人。保證給你做得又快又好。他說,我也想到了。也是這樣。這個其實可以說是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的特徵,是新媒體的特徵,也是一個新媒體事工、新媒體教會的特徵。中國已經逐漸進入“後疫情時期”,我真心希望不要浪費了這前所未有的機會,只是把它作為權宜之計、過渡手段,等到恢復線下聚會,大家就忘了。而是藉著這個機會,好好學習,認真思考,把線上跟線下能夠疊加融合起來,能夠把年輕人培養起來;對外更多地參與到公共事務裡面,展現教會的公共關懷,對內能夠建立起一個真實的、在情感上有生命連結的、有機的生命共同體。(以上圖文由微信今日佳音提供)4210_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和新媒體_15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