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3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不受限的心─思想電影《海上鋼琴師》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劇照來源: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 Oceano FB
鋼琴師不是「不敢」下船,而要保有自己的創作之心,要保有對音樂的那份專注。他明白真正的自由是甚麼,他明白一個不受限的心,必須要給自己一個受限的環境。
徐硯美

在聖經新約中,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與腓利門書被大部分的學者稱作「監獄書信」或者「被囚書信」(Captivity Letters),這是保羅第一次在羅馬坐監時撰寫的。

這些書信處處充滿信心的、激勵人心的內容,也強調教會合一,甚至是家庭的倫理觀、為人處世的品格觀、基督徒應有的世界觀等等,同時,保羅在其中行文的口吻,也充滿著謙虛、勸慰。倘若,他不強調自己是「為基督被囚的」,我們很難發現,這是一個受到禁錮的人所寫出來的。

被囚的身體  自由的靈
但是,或許也是因為身體受到禁錮時,人突然從日常的生活中被抽離,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沒有另一個對話的對象,身邊少了同工,沒有人一起禱告、一起吃飯、一起傳福音。有的,可能只有暗不見光的牢房、惡劣的環境以及嚴酷的對待。

此時,最能檢驗的不是我們的「身體」,甚至不是我們的「思想」,因為在那個時候,身體與思想可能在運作上,都已經因為外在的環境而受到影響。唯一能夠改變我們身心的,是保羅在書信中不斷強調的「靈」。

在詩篇四十二篇7節說:「你的瀑布發聲,深淵就與深淵響應;你的波浪洪濤漫過我身。」所謂的「深淵就與深淵響應」也是詩人用來比喻人的靈與上帝之間最真實的溝通,不是儀式與行為、不是文字、不是思想,而是「心靈和誠實」(約翰福音四章23-24節)。

所以我們可以說,為何我們至今讀起保羅監獄書信仍能一再受益,不僅是那些文字,而是在那樣的環境中,保羅打開一個屬靈的通道,讓自己與上帝之間可以有暢行無阻的連結,以至於沒有任何環境上的限制,讓他覺得「我是受到限制的」。

劇照提供:海鵬影業

出生在船上的孤兒1900,彈出令眾人陶醉的美妙琴音。(劇照提供:海鵬影業)



出生就在船上的鋼琴天才
「1900」這個名字,對許多愛看電影的人來說,不只是一個年份,而代表一部影史上很經典的電影中,一個奇特主角的名字。

《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這部1998年上映的義大利電影,在2019年進行了數位修復,這部由亞歷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劇場文本《1990:獨白》所改編的電影,故事敘述一艘往來大西洋的蒸氣客輪維吉尼亞號上有個棄嬰,被一位船上負責鍋爐室的礦工丹尼發現。丹尼收養這個棄嬰,且剛好發現他的當時,是1900年的元旦,因此就給這個嬰孩取名為「丹尼布曼‧TD‧萊蒙‧1900」,這個棄嬰就在船上長大,大家都稱他為1900。

後來,丹尼在一次意外中喪身,年幼的1900又再次成為孤兒。但是他卻在船上的舞廳找到一架鋼琴,當他的手指放在鋼琴上,從來沒有學過鋼琴的他,卻能夠彈出令眾人陶醉的美妙琴音──他是一個鋼琴天才,至此,他便成為了船上的鋼琴樂手,音樂成為他與人接觸時的語言。

他閱讀郵輪上往來的旅客,從他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找到靈感,五線譜從來沒有成為他創作的軌道,他的創作全在他凝視著每一個人時,自然地流露而出,原來樂譜不是在紙上,而是在他的心裡。

The Legend of 1900_03

1900(左)音樂創作靈感來自郵輪旅客。(劇照提供:海鵬影業)



有限的琴鍵  無限的人生
長大的1900(提姆羅斯 飾),已經是一個名聞遐邇的演奏者,他與他的樂隊成為旅客爭相要搭乘這艘郵輪的原因之一,然而,他有一個特殊的自我限制,就是他從不下船。不管這艘郵輪往來成千上百趟,停泊在哪一個港口,他都堅決不下船。

有一天,一個名叫麥克斯的小號手上了這艘郵輪,他也是個有天份的演奏者,於是被選進這艘郵輪的樂團之中。他初見1900就深深地被他的琴藝折服,他不斷地說服1900下船,告訴他,以他的琴藝發行任何一張唱片都能夠大賣,他會成為舉世聞名的巨星。但是1900總是回答他:「我不羨慕陸地上的生活。」

而且,1900並不是「不知道」陸地上的生活長甚麼樣子,在他與麥克斯聊天之際,他聽出麥克斯來自紐奧良,1900能精準地描繪出紐奧良的樣子,那裡的街道、屋頂甚至季節中瀰漫的霧氣,那些細節連久久未回到家鄉的麥克斯,都覺得好像身歷其境一樣。

The Legend of 1900_14

欣賞1900琴藝的小號手麥克斯(右),不斷說服1900下船。(劇照提供:海鵬影業)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這艘郵輪越來越老舊,同時世界局勢也開始動盪,維吉尼亞號這種屬於太平盛世中的產物,也漸漸要被時代淘汰。麥克斯不斷說服1900下船,甚至整艘船將要被廢棄時,麥克斯都再回到船上,找尋1900的身影。然而,1900最後見麥克斯一面時告訴他,他這一生都在船上,船就好像鋼琴的88個琴鍵,這是一個限制,可是卻給他無限創作的自由。

心的果效超過一切
很多人看過這部電影,很多人也喜歡這部電影的另一個橋段,就是號稱「爵士樂發明者」的傑利‧羅爾‧莫頓,上船與1900一決高下。那一場戲確實非常精彩,但是時隔多年當我再看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卻不再是那一場戲了。我甚至改變了當初我對1900「不下船」決定的看法。

先前,我覺得他與麥克斯的對話,是一種脆弱的告白,我認為他「不敢」下船,因為船下的世界太大,要做的抉擇太多,他似乎在向麥克斯訴說自己的「無能為力」。這次再度觀賞,我卻認為他不下船是因為要保有自己的「心」,他要保有自己的創作之心,要保有對音樂的那份專注。所以他告訴麥克斯,即使在炮火連天的世局,他仍舊在「演奏」,即使沒人再跳舞,不再需要伴奏,甚至是那艘船上已經「沒有鋼琴」,他仍舊是「繼續彈琴」。

1900至終只來得及與心儀女子短短交談。(劇照提供:海鵬影業)

1900至終只來得及與心儀女子短短交談。(劇照提供:海鵬影業)



我才明白,他不下船不是因為他軟弱,他給自己限制,不是因為他害怕;而是因為,他明白真正的自由是甚麼,他明白一個不受限的心,必須要給自己一個受限的環境。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一再強調「自由」與「甘心為僕」,這二者在外邦人看起來是矛盾的,但是在基督裡卻是同一件事:「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哥林多前書九章19節)。

因為保羅知道自己領受甚麼、要做甚麼,且最重要的是將「歸於何處」,所以他便將身體的、思想的慾望滿足視為是「不自由」的,反而能夠在攻克自己時,「自由」才真正回到他的心中(九章27節)。

1900終其一生沒有下船,可能在麥克斯或者在許多人的眼中,那是懦弱、可惜的,是沒有把握住機會,是浪費才華的。但是,這不正是許多人看「為基督被囚」的人的看法嗎?

可是,我們卻知「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九章25節)世上的人,為了得能壞的冠冕,可以節食,可以做高強度的訓練,過著規律的生活,那麼要得著不能壞的冠冕的我們呢?願我們都能操練一顆不受限的心,在一個受限的環境之中,擁有真正的自由。

編按:《海上鋼琴師》為普遍級

(劇照提供:海鵬影業)

(劇照提供:海鵬影業)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