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基督教論壇報 / 社論言論

【社論】疫情撼動教育體制 全球摸索新路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編採 追蹤
【本報主筆】暑假將至,但今年的歡樂親子時間勢將改頭換面。傳統上,暑假是家庭和學子的出遊旺季,也是各種國際交流的高峰(包括海外來訪各教會的夏令營),而這一切隨著疫情都將出現新局。

美國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選擇了全國160處的停車場改建為「室外汽車電影院」,就是為了迎接暑假的到來,畢竟,暑假對於有小孩的家庭來說,若不能安排一些活動,全家都會崩潰。這一點從台灣的「偽出國」需求就可以證明。各種線上夏令營也陸續出籠,因為,大家都要找事情做。

疫情挑戰集體教育和教材
如果,作為整個現有教育體制外環的「暑假」被疫情衝擊,讀者有沒有想過,疫情若是持續,會否對整個教育產生根本性的震撼?

現有教育體制有著「集體相處」以及「集體教材」二大特點。偏偏,誰也想不到的疫情,就完全顛覆了這二個基礎。

以領先全球的美國為例,各大學幾乎把所有的課程都改為線上教學,所以也造成很多名校的國際學生暫緩留學;因為繳了昂貴的學費、又花費數倍於台灣的生活費,卻只是「換地方看電腦」上課,這絕不是個聰明的主意。

雖然很多學校早已有了線上課程,但仍只是「輔助」系統;傳統教育還是講求「聚在一起交流」,為了參與這種集體氣氛,我們花上大把鈔票也在所不惜。(有所謂「名校」就是要跟「名師」以及「跟自己一樣聰明」的同學在一起上課的意思。)疫情,顯然大大挑戰了這樣的作法。

疫情先是打破了「集體相處」,下一步,當然就會粉碎「集體教材」。當所有的孩子被迫在家教育,那種效率跟集體在校是不能相比的,許多孩子把自己的臉掛在網上;但是一面其實在做其他的事,因為「集體教材」這件事對於資質不同的孩子來說都很辛苦,對聰明的孩子覺得是浪費時間;沒有天份的孩子是強人所難,打出來的分數更是意義不大了。所以,我們就用寒暑假來讓所有人(包括老師)喘口氣。

教育只是培養易於管理的國民?
傳統教育雖然並非一無是處,也對過去有著巨大貢獻。但畢竟,傳統教育是幾百年前的產物,是網路以前的制度。許多教育專家都同意:「現代教育並不是為了培養能獨立思考的學生,而是要養出易於管理的國民。」這樣的思維不只存在於國家與學校教育高層,更深入父母心裡,於是,暑假成了教育空窗期,所有的活動安排都成了「易於管理」。

這種現象在美國尤其明顯,許多父母管理孩子暑假的方式,就是為孩子報名不同教會的夏令營,反正便宜甚至免費,不明究理的孩子也樂此不疲,暑假就是「跟不同的孩子一起玩玩玩…」(美國甚至在疫情失控的當下,依然有部分學校經家長投票決定八月中重新開啟,因為家長已經「無法管理」了。)

在這樣的思維之下,孩子儼然成了「麻煩」,所以很多人不敢生小孩(管理孩子的教育費實在太昂貴),這種惡性循環甚至成了社會問題,畢竟教育是國之根本。

引發孩子主動探索世界的動機
但是,讓我們還原「教育」的本質:「生了孩子就要教養,教育是父母的責任,學習是孩子的天性。」理論上,生育不是被強迫的,而是父母志願的,既然生了就要養也要教,這是天經地義。

身為孩子,他們與生俱來就有著強烈的學習慾望,(只要我們不要去抹煞和扭曲),親子雙方對於教育應該是「你情我願」,歡樂無限的事。

誰能幫我們恢復學習的樂趣?會不會是疫情?

在現有體制下,疫情確實在搞破壞;但換個角度想,疫情或許是在向全球教育招手,問大家「想不想好好改善一下現有教育體制?」

其實這種改變已經啟動了,疫情把全球不少台灣家長吸回了台灣,因為台灣是最安全的,這些家長讓孩子進入台灣教育跟補習制度,這也算另一種暑假甚至開學後的活動。對這些海外歸來的學子來說,這是「不一樣」的經驗;當一個孩子吸收「不一樣」的經驗,這就是教育。台灣的孩子學到跟異鄉回來的孩子的巧妙互動,這也是教育。

台灣進行教育改革已經很多年了,也引起許多爭議;但真正的改變首是「心態」,之後才會延伸至制度與教材。

在環境還不會這麼快改變的情況下,我們鼓勵所有的家長先調整心態,把暑假視為陪伴孩子的珍貴時光,而不是思考如何「易於管理」。不管任何活動,要引發孩子內心主動探索世界的動機;而不是評估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多鼓勵,多讚美」永遠是不變的教育法則。

聖經說:「兒女是神所賞賜的產業,我們只是管家」,我們相信全球教育正在摸索新的路,但願為人父母者也預備新的心,迎接更好的明天。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