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1 基督教論壇報 / 藝文影視

真心的奉獻─思想電影《在你身邊》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故事主角獻上生命所有陪伴無家青少年,引導他們找到生命目標。(劇照來源:車庫娛樂)
在個案惹麻煩的現場,有不知所措或歇斯底里的患者,也有強制希望將他扭送的執法人員,也有旁觀的路人,卻有一個不顧一切闖進、將他們護在懷中的人。我們每一個人是否也能這樣多一點愛,牽起身邊人的手,堵住破口?
◎徐硯美

在我們的語境中,常常會將「犧牲」與「奉獻」兩個詞彙連在一起,可是,基督徒在教會的時間長了,往往會將「奉獻」作為一種主日聚會的「儀式」,而漸漸忘記每一次奉獻的背後,不僅是一種對上帝恩典的感謝,更重要的是,一種生命的「降伏」(Surrender)。

奉獻就是犧牲
亞伯拉罕一百歲得子,但是,上帝卻要他將這個兒子以撒獻在祭壇之上,成為燔祭。燔祭亦即將祭物殺死之後,用火焚化,也就是說,亞伯拉罕在收到神的指示之後,他得明白一件事──奉獻,就是犧牲(Sacrifice)。我想,是這個「領悟」徹底改變了亞伯拉罕的生命。至此他完全明白,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並非是因著他自己的「行為」,不是因為他做對了事,而是因為他對上帝的信心。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篷…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因著信,連撒拉自己,雖然過了生育的歲數,還能懷孕,因她以為那應許她的是可信的。所以從一個彷彿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孫,如同天上的星那樣眾多,海邊的沙那樣無數。」(希伯來書十一章8-12節)

新約聖經提起亞伯拉罕,是用一種後設的評價總結,這一整個家族之所以蒙福,全是因為他們的信心。亞伯拉罕之所以能將「犧牲」與「奉獻」連為一體,以致,他最大的犧牲,不是以撒而是他自己,因為,他將那個決定甚麼才是重要的自主意識,交在上帝手中。而整本聖經強調的,就是這種因著降伏而獲得祝福的例子──犧牲的不一定是自己的性命,但比性命更寶貴的,是終其一生被上帝使用,影響了許許多多的人。

4246_在你身邊_3

電影敘述兩位多年好友,組織社福團體照顧醫院不收的重度自閉症患者,以及無家無業的青少年。(劇照來源:車庫娛樂)



兩好友共創體制外社福機構
《在你身邊》是《逆轉人生》的導演奧力佛‧那卡契以及艾力克‧多倫達諾的新作,它不僅是2019年第72屆坎城影展的閉幕片,同時也入圍了法國凱薩獎最佳影片、導演等九項大獎。

該部電影故事取自真人真事,敘述兩個法國社福團體──「Le Silence des Justes」(正義之聲)以及「Le Relais IDF」(類似青少年中途之家)的創辦人史蒂芬‧班哈穆(在電影中化名為「布魯諾」,文森‧卡索 飾)以及陶德‧塔圖(在電影中化名為「馬利克」,赫達‧卡特伯 飾)兩人為多年的好友,並成為彼此社會工作的幫手,布魯諾的協會專門收容正規醫療體制拒絕的成年或青年的嚴重自閉症患者;馬利克的協會則是收容社會上無業、無家的少年,不僅給予他們基本的溫飽,更引導他們照護、陪伴自閉症患者。

但是,因為他們倆人的協會都缺乏在職或者科班出身的醫療人員,也沒有心理相關的專業人士作為協助,在協會的收容環境上,雖然二人都極盡所能的給予舒適安全的空間,但是,因著他們幾乎是「來者不拒」,所以收容的人數往往超過了政府法定的標準。於是,法國衛生醫療單位的督導部門盯上了這兩個人,並且對他們進行各種查訪與評估。

晝夜不停的照護
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可以看到兩人個性的不同,布魯諾溫柔且充滿耐性,馬利克則直率且重視紀律,但二人對人的照顧,都是無微不至且盡心盡力,甚至可以說到了鞠躬盡瘁的地步。

電影裡安排了一個小橋段,就是布魯諾的秘書及友人不斷為布魯諾安排交往對象,有幾次都已經開始約會了,但是,電話一響,他又飛奔出去。過了好一陣子想起約會的那晚,還跟他的秘書說,自己有點不好意思,應該打通電話給對方道歉,卻從秘書的口中聽到對方已有新的對象,並且論及婚嫁了。

此外,布魯諾的秘書還要常提醒他去看手機裡的「行事曆」,明明是約定好的行程,隨時可能因為一個個案出了一點狀況,或者是要陪伴情緒在崩潰邊緣的個案家屬,就完全的延遲了,所以,導演透過一種鏡位拍出了布魯諾的這種忙,就是「闖入」。

4246_在你身邊_2

由文森‧卡索飾演的布魯諾,在劇中常不顧一切的闖入案主惹上麻煩的現場。(劇照來源:車庫娛樂)



好幾場戲,不是他的個案被地鐵的警察抓著,或是被餐廳的廚師質問,他都是以一種「闖入」的姿態,出現在衝突的現場。這個拍攝的手法,讓我很被觸動,因為在那些鏡位當中,有不知所措或者歇斯底里的患者,也有強制希望將他扭送的執法人員,也有旁觀的路人,可是,卻有一個不顧一切闖進、將他們護在懷中的人,哪怕協會再經濟拮据,面對他的個案在地鐵惹下麻煩、被開了一張200歐元的罰單,他也是說了一句:「我來處理他,你就開吧,你做你該做的,我也做我該做的。」

馬利克也是如此,他早上6:45就將中途之家的年輕人聚集起來,然後開著車,去把各處需要協助的患者接上車,帶著他們去打球、溜冰。這些年輕人每一個都不是那麼好「馴服」的,他們出身低微,甚至沒有念過一天書,連寫個個案的反饋,都用不了完整的句子。陶德不僅要照顧協會中的患者,更需要教育這些年輕人,讓他們漸漸開始從漫無目的的人生當中,找到方向。

但是,在他的努力之下,那些原本長期在醫療機構中,被隔離,被施以強力的鎮靜藥物,甚至是被捆綁在床的病患,能夠與人相處,能夠活動身體,在他們的臉上,能夠綻放出無比純真燦爛的笑容。

牽起身邊每一個人的手
「社會安全網」是近年來非常重要的社會議題,許多民間團體致力為建立這樣的安全網絡奔走,可是,回到這部電影,回到它所述說的法國的現實社會問題,我們可否去思考一件事,真正的安全網,並不只是依賴政府去建立起一個機制,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能夠多一點愛,能夠牽起身邊人的手,堵住破口。

我在他們中間尋找一人重修牆垣,在我面前為這國站在破口防堵,使我不滅絕這國,卻找不著一個。」(以西結書廿二章30節)我們常常以為,一個國家或社會之所以會有破口,一定就是結構性的問題,但是,會不會是因為我們,甚至就是那個「我」,鬆開了身邊人的手,以至於破口出現了呢?

而回到我在開頭所說的「犧牲」與「奉獻」的關係,《在你身邊》中的布魯諾與馬利克,他們並不是一個幾千人的教會,也不是一個龐大的社福團體,甚至在效益上來說,他們所做的並不能立即見效,起碼,電影當中他們的個案依然常常為身邊的人,為社會帶來麻煩。

可是,就如同耶穌所看見的奉獻兩個小錢的寡婦「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以至於他們可能沒有立即改變了社會,卻能夠影響了生命。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