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 基督教論壇報 / 愛家真情

別讓孩子成為負面情緒的受害者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父母在子女前的表現對孩子有最直接的影響。倘若家長溫文和善,孩子多數擁有充分的安全感;假使父母脾氣暴躁或感情不睦,孩子往往會處於緊張和恐懼之中,甚至長大後會不自覺參照父母的方式處理問題。
◎崔椿琦(教育工作者)

從事教育工作廿多年,我觀察到一個令人唏噓又無奈的現象:雙親情感不和諧,或者家長容易大驚小怪、情緒化,的確會使得孩子不穩定。我所說的「不穩定」,包括情緒層面以及學習效率的不穩定。碰到這樣的孩子,老師能夠給予的協助極為有限,因為根源發生在家庭,我們只能很委婉地請家長多加留意。

大約一九九○年代,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稱CDC)推廣了一系列「負面童年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簡稱ACE)研究計畫,探討童年創傷與長大後身心健康的關聯性。研究發現,長期處於功能失調的家庭環境中,兒童的大腦發育、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等身心健康,或多或少都會受傷害,進而影響短期記憶、言語記憶,情緒調節、壓力處理等等能力。

情緒控管也是一種身教
每個人都有情緒。古人說的「修身養性」,其實就是情緒管理。心理學家已證實,父母在子女面前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和情緒,對孩子的內在發展有最直接的影響;而兩者之中,又以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最無形卻最強烈。

倘若家長溫文和善、平靜安詳,孩子多數擁有健全的心理、充分的安全感與幸福感,看待世界的感受也更加寬容。假使父母脾氣暴躁或感情不睦,動輒大吼大叫,常在子女面前吵架衝突,孩子往往會處於緊張和恐懼之中,心理狀態容易趨向不穩定,甚至長大後,會不自覺參照父母的方式處理問題,導致他的孩子也成為惡性循環中的受害者。所以,父母在管教孩子之前,最好先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一個人情緒失控時,常見的情況是將罵人當作宣洩的出口。不過,對我而言,罵人等同於沒有能力和缺乏智慧的表現。孩子為什麼會哭?因為想不出其他辦法了。大人罵孩子,同樣也是沒辦法了。一個人語帶情緒地罵孩子、責怪孩子頑劣不聽話,表示那個人已經思索不出解決之道。若有撥亂反正的智慧,根本不需要開口罵人。況且,只責罵卻沒有給予正確的觀念,孩子依舊無法領會自己犯了什麼錯、以及為什麼犯錯,結果便是一錯再錯。

當孩子一直因相同的問題出錯,代表他的正確觀念還沒有建立、還沒有成形,這只說明了一件事情──大人的教法有待檢討。孩子是一張白紙,會變成什麼樣,都是大人造成的,所以我始終強調,沒有問題學生,只有問題老師和問題家長。

因此,我會建議家長,當你察覺情緒來的時候,寧可暫時不要去處理孩子的問題,先處理你自己的情緒,譬如離開現場換個空間,或安靜地出門散個步、深呼吸再回來。藉著離開現場,大人有機會平撫自己的情緒,清空負面的思維;待情緒平復,我們才有能力和智慧想出好的方法來教導孩子,講出合理合宜的話,而非氣話。否則,說出來的東西肯定以消極和負面居多,不但無濟於事還會造成傷害。

不把職場情緒帶回家
當然,引發家長情緒波動的因素各不相同,假如將有關孩子教養的問題暫時排除,最主要的兩大類通常來自職場和夫妻關係。無可否認,工作在現代人生活中的占比相當大,對於上有高堂要奉養、下有子女要撫養的中年人尤其重要,堪稱三代人的經濟支柱,壓力非比尋常,即便不順、遭遇挫折委屈也只能忍耐,斷然不能像毫無負擔的年輕人那樣,不開心就率性離職。

不把職場情緒帶回家,將工作上的不愉快關在家門外,是我給家長的建議。父母若常在孩子面前顯露出頹喪的情緒,會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並過早感受到不該承受的壓力。

同時,也請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或毫不避諱地批判他人,這是非常不良的示範。孩子也許年幼不懂,但他們會模仿,以為靠抱怨和批判就可以解決問題,久而久之會欠缺自我反省的能力,思考模式也極可能因此被扭曲。

身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父親肩負的壓力可以想見。不過,母親也不遑多讓。從台灣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習慣來看,媽媽仍舊是家中的主要家務操持者和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準備三餐、打掃居家環境、帶孩子等各式各樣的工作,大部分還是由媽媽負責,其中更不乏兩頭忙的職業婦女。

當壓力過大時,情緒難免有難以調適的時刻。我想對這些父親說,請你們多體諒妻子的辛勞、照顧她的情緒,因為她承擔的壓力並不比你小。至於媽媽們,也要學會觀察自己的情緒,然後用適當的方式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

父母失和對子女影響大
孩子的心理極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而父母心情的好壞,對孩子來說感染力尤其重大,所以家長務必做好自身情緒管理,以免孩子無辜受波及。

當家長心情低落、憤怒或悲傷時,孩子會覺得父親或母親似乎失去了平時的溫暖,甚至有些冰冷和抽離,儘管與他無關,他卻承擔了父母的情緒。孩子自然不懂這些,他不明白自己並沒有不守規矩也沒做錯事,父母為什麼變得不一樣?心理學家發現,倘若類似狀況時常發生,孩子容易變得優柔寡斷,缺乏決斷能力。

夫婦感情失和,對子女的影響更大也更直接。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當雙親關係出現裂痕,孩子的心緒勢必受衝擊。六至十二個月大的嬰兒即使睡著,對父母爭吵時的語調也會有所反應。大約一歲以後,孩子就能分辨父母的情緒。事實上,孩子比我們想像得更加敏感,能夠從不少細節中感知到家庭氛圍的變化。

孩子幸福感取決於家庭氛圍
不過,別以為不發生正面衝突就沒事,夫妻之間長期的冷漠、疏離、虛情假意、表裡不一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而這種種不和睦帶給孩子的恐懼感,絲毫不亞於面對面的爭吵。由於不理解大人世界的複雜情感,孩子會直覺認為自己必須為爸媽的不開心負責,但實際上根本和他們無關。

我也遇過有家長因夫妻感情不佳,影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私底下徵詢我的意見。我不是婚姻諮詢專家,所以我只能告訴家長,無論夫妻倆發生什麼事,先處理好大人的爭議,然後盡可能以孩子的利益為優先考量達成共識。如果兩人立場不一致,很難對孩子有所幫助。

即便單親家庭分開生活,也不可以爸爸這邊說一套,媽媽那邊說另一套,規矩與方法要統一,才不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愉悅與穩定的情緒是身心健康的首要條件,唯有情緒穩定平和的父母,才能充分讓孩子感受到愛、幸福感和安全感。

(本文摘自《陪伴教養學》,崔椿琦 著,商周出版)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