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2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再思教會的命定─電影《教會》觀後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修士加百列以音樂展示友誼,獲得原住民接納。(劇照提供:甲上娛樂)
教會之所以擁有「轉化世界」的能力,不是依靠著帝國主義的船堅砲利,而是藉著殉道士的血撼動暴力的威脅。
莊信德(播種國際事工台灣區執行長)

「命定」似乎是過去這些年,台灣教會圈經常用來激勵人心的信仰詞彙。究竟我們信仰的「命定」是什麼?當「教會」以「復興的異象」來為每一個基督徒的委身做出定義時,「命定」就緊緊地與「教會」綁在一起思考了。1986年上映的電影《教會》(The Mission)經過35年之後,重新以數位紀念版的形式重現,絕對是一個引導教會重新思考「命定」的絕佳契機。

南美雨林部落經歷福音轉化
電影的時空背景發生在西班牙與葡萄牙爭奪南美洲領地的18世紀,按照1750年所簽訂的馬德里條約,葡萄牙人將接管西班牙的殖民地,並且得以合法販奴,因此耶穌會的神父與原住民聯合起來反抗殖民者的侵略。相較於天主教其他的修會,耶穌會可以說是屬於知識性格最明顯的修會,也因此,在大航海的年代中,各國的遠洋船隻最喜歡的修士就屬耶穌會,不論是繪測地圖、初步的地質分析、天文曆算都難不倒這群學養深厚的修士。

4258_教會_2

事實上,對於以宣教為本的修士來說,「轉化」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信仰指標。電影中,耶穌會修士加百列(傑瑞米艾朗 飾)與約翰(連恩尼遜 飾)深入伊瓜蘇瀑布的上游,向南美叢林中未開化的原住民瓜拉尼人(Guaran)宣教,並且見證殺死宣教士的瓜拉尼人是能夠在福音的恩典中經歷「轉化」,離開兇殘的自我防衛機制而走出叢林建立教會。

隨著故事的開展,充滿恩典的轉化故事來到一個悔改的高峰。那就是一位與耶穌會傳統的知識性格,相去甚遠的西班牙殖民地傭兵曼多薩(勞勃狄尼洛飾),他因弟弟與未婚妻的不倫戀手刃弟弟、自我放逐,被加百列邀請進入曾經被他搜捕的原住民區域服事,最終曼多薩甚至在這群曾經被他傷害的原住民當中得到接納,並且進一步加入耶穌會成為一名修士。

4258_教會_33

殖民爭奪促政治宗教聯手
但是,這充滿美好的「轉化」卻隨著葡萄牙與西班牙的土地爭奪日趨明顯,而進入了令人揪心的黃金交叉點。隨著傭兵,也是奴隸販子曼多薩的悔改,我們看見另一個看似文明卻極度野蠻的政治、宗教高層,聯手出賣了生命被福音轉化的宣教區。當紅衣主教昧著良心、要求這群被福音轉化的瓜拉尼人返回叢林時,他真實地顯明出那真正需要經歷轉化的,不是看似野蠻的曼多薩與瓜拉尼人,而是一群唯利是圖的帝國主義擁護者。

當紅衣主教屈服於南美洲的政治壓力,以及歐洲要保住其他修會在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利益,要求瓜拉尼人返回叢林,耶穌會修士離開宣教區時,他頓時成為一位比野蠻人還要野蠻的野蠻人。電影的衝突來到最高潮的時刻,就是一群信仰天主的帝國主義者以壓倒性的武力,殺害了一群又一群皈依天主的原住民。對這群文明的野蠻人來說,他們認為瓜拉尼人需要「轉化」才能擁有文明,卻在他們的行動中,向我們顯明出文明形式背後的野蠻與暴力。

4258_教會_4

宣教士面對暴力的路線之爭
就在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大軍壓境時,固守在瓜拉尼的耶穌會修士們出現了「路線之爭」,究竟應該以「非暴力」的和平態度來面對槍炮彈藥,還是揭竿起義、勇敢地與帝國主義對抗呢?電影毫不隱瞞地將一個修會,兩種路徑的歷史實況呈顯出來。一方面道盡了宗教的無能為力,同時也顯明了信仰的大能大力。

當面對帝國主義的威脅時,手無寸鐵的耶穌會修士們無力抵抗,考量到歐洲局勢對教廷的壓力,而不得不妥協的紅衣主教同樣無能為力。當教會高層形式上看似扮演西班牙與葡萄牙的仲裁角色,實際上,不過是一個無能為力的橡皮圖章。然而,在紅衣主教貫穿起首到末了的懺悔敘事中,我們看見了「轉化」的韌性,一如從柏油路下冒出頭的綠芽般透顯出信仰的穿透力。

4258_教會_3

另一方面,當身處瓜拉尼宣教區的修士們,因為大軍即將壓境而出現路線的分歧。從經歷過奴隸販子的曼多薩的角度出發,與其讓這群因為堅持信仰所帶來的轉變,而不願意重返叢林的原住民坐以待斃,不如好好運用他過去軍事與武器使用的專業背景,教導他們如何使用武力來對抗敵人、保護自己。

這個「以暴制暴」的抵抗路徑,或許值得今天嘗試「用世界的方式轉化世界」的教會認真反省,究竟教會見證福音的方式,必然是使用世界的語法嗎?不論這個語法是政治的、軍事的、法律的,還是經濟的,如果動刀的必死於刀下,「以暴制暴」就不應當成為基督徒的選項。

從資深修士加百列的立場來看,若是使用暴力無疑是一種信仰的妥協,唯有犧牲的愛,才是面對一切仇恨與攻擊的唯一出路。當他帶領著村莊中僅存的老弱婦孺,身穿聖袍、手持十字架緩緩步向軍隊的暴力攻擊時,電影已然將批判暴力的和平立場表露無遺。

事實上,整部影片從敘事結構來看,進入宣教區劇情的開始,是一位宣教士從伊瓜蘇瀑布下墜的殉道事件,宣教區劇情的結束,又是一位宣教士從伊瓜蘇瀑布下墜的殉道事件。原來,改編自真實宣教故事的電影《教會》(The Mission)引導每一位觀眾思考,信仰群體應當如何在一個充滿危險的處境中完成「使命」(mission)。

4258_教會_5

教會如何擁有轉化世界能力?
當我們重新回到《教會》的片名「The Mission」時,我們赫然發現導演羅蘭‧約菲(Roland Joffe)並不只是在講述「曾經」發生過的宣教歷史事件,更是透過殉道的「循環」敘事,向我們揭示出教會之所以擁有「轉化世界」的能力,並不是依靠著帝國主義的船堅砲利,而是藉著殉道士的血撼動暴力的威脅。而這正是基督信仰的「福音語法」,唯有掌握了福音的語法,我們才能在一個扭曲與暴戾的世代中,宣揚耶穌基督轉化生命的福音。

就殉道士的血而言,我們今天都是活著的人,我們是否願意在各樣險阻中做出福音的見證,就反映了我們是否能正身處殉道士們所進入的永生。教會的「使命」與福音的「語法」息息相關,一個沒有使用福音語法的「教會」,想要完成福音的「使命」,將是緣木求魚、徒勞無功。

最後,這部在1986年獲得坎城金棕櫚大獎的《教會》,之所以震撼我們的,不僅僅是底蘊福音的劇情主題,同時也是義大利配樂大師埃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氣勢磅礡卻又動人心弦的配樂,讓走出戲院的觀眾依然久久無法自已。深願這部重新上映的經典名片《教會》,引導我們重新省思每一間奉主的名所設立的「教會」,勇敢地以承擔起十字架受苦的語法,並以此作為轉化世界的身份「命定」!

編按:《教會》為輔12級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