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韓蕓婧採訪報導】新加坡多次在新冠肺炎高峰期爆出「教會群聚感染」消息,所幸在政府嚴厲控管下,確診人數明顯趨緩,疫情在當地也已處於穩定狀態。十月底,新加坡政府經過多方考量後,決定以管制方式恢復教會實體聚會。
「雖然目前新加坡已恢復實體聚會,但為了確保防疫安全,在教會行政上也花了不少人力進行調整。」長期在新加坡教會牧會的林采頻牧師坦言,由於過去曾有教會爆發群聚感染,所以疫情後首次恢復實體聚會,讓每一位牧者同工都格外謹慎,按照防疫規範執行實體聚會。
她分享,除了遵守該有的防疫SOP如一米距離、實名制報名參與、戴口罩、量體溫等之外,新加坡政府還規定教會需設立安全執行團隊,寫下教會詳細防疫執行方式的報告,先交由政府審核,通過後才能正式執行;其目的是確保每一場聚會,都在符合防疫標準下進行。
實體聚會規定多 許多肢體仍線上聚會
她也提出許多新加坡教會在恢復實體聚會後的作法。許多教會是採用事先報名的方式出席實體聚會;有的教會則是用輪流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有機會到教會領受聖餐。不過她坦言,因必須區隔座位的緣故,有的教會並沒有足夠空間可以納入這麼多座位,所以還是以線上聚會為主。
「其實線上聚會也在無形中成為了會友參加主日的習慣。」林牧師表示,新加坡的防疫措施較嚴格,包括弟兄姊妹在聚會結束後不能交流,就連進出教會門口也要採用「錯開」的方式等,這些規定也讓弟兄姊妹感到不便,以致大多數人還是選擇持續在線上聚會。
然而,對許多長者而言,當教會關閉多個月後能再次參加實體聚會,即使彼此之間沒有任何聚會後的閒聊,只能用微笑和對方打招呼,內心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溫情。她認為,其實教會存在的最重要元素應該是「關係」,當彼此之間有建立好的關係,無論採用任何牧養模式,那份關係依然會維繫下去的。
關係才是重要元素 同步虛實牧養
在疫情期間,眼看線上聚會及線上禱告會人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大幅成長時,林牧師相信「如今正是教會進入牧養全新型態的季節!」無論是實體或線上聚會,教會都應該要勇於適應而不是逃避,選擇在其中找到更好的規劃和調整方式,讓虛實模式都能成為最佳的牧養方式。
當提及即將來臨的聖誕節時,林牧師表示,目前新加坡針對「一般活動聚會人數」防疫規定是不超過5人,所以今年許多教會將會透過預錄的聖誕節影片作為素材,讓弟兄姊妹以「5人小組」的方式進行佈道會。
她也提出,其實這段時間不少牧者因應這次疫情的來襲已感精疲力盡。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為教會牧者來禱告,求神給予足夠的智慧讓教會不被眼前的困境所限制,反而能在其中找到「合祂心意」的牧養方式!
截止25日,新加坡有5萬8183人確診新冠肺炎,28人逝世,近幾個月疫情趨勢較穩定,請持續代禱。
請尊重版權:本文版權歸基督教論壇報所有。未經基督教論壇報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報刊、網站及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或大篇幅引用本報圖文。歡迎臉書、微博、line等各社群分享,請附上連結及註明出處,各網站及書籍報刊如需轉載引用,請來信申請版權或洽商正式新聞合作。
請尊重版權:本文版權歸基督教論壇報所有。未經基督教論壇報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報刊、網站及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或大篇幅引用本報圖文。歡迎臉書、微博、line等各社群分享,請附上連結及註明出處,各網站及書籍報刊如需轉載引用,請來信申請版權或洽商正式新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