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基督教論壇報 / 新聞時事

公車讓座衝突事件的省思:站在他人角度,多為對方想一想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梁敬彥 追蹤
【記者梁敬彥採訪報導】日前,發生中部某名校高中生,疑似在客滿的公車上以書包佔位,同車年長者上前要求讓座未果,雙方爆發言語及肢體衝突,引起輿論關注。該高中生就讀的學校也出面聲明:「會加強輔導,也會跟其他學生宣導,日後在遇到類似的情況時,要採適當的方式處理!」這起公車讓座事件,帶來怎樣的啟示與學習?

曾任飛躍高中和飛颺國中事工主任,現任人資與培訓部門主任的雷靜如傳道受訪表示,這次新聞事件是「書包佔位」所引起,很多人會從「年輕人很自我、不會管到別人」這樣的角度去看,但其實在教學現場,有的學生會有「專注在自己的裏面,沒有辦法意識到周圍的需要」的情況。

雷靜如傳道:各人不單只是顧自己的事

在華人的社會,很多長輩會認為「晚輩讓座是理所當然」,家長也應該從小教導自己的孩子「禮貌與尊重」。也就是要採取「在什麼樣的狀況底下,用什麼樣的態度去應對」的態度;包括情境的表達、練習及特殊狀況的討論,都是家長跟孩子可以模擬和討論的。關鍵是幫助孩子「不要只要在自己的世界裏,人與人是要互相配合與幫助,整個世界不是只繞著他轉」。透過分擔家事和平常家庭相處時,傳遞我們都是家中一份子,彼此都有要配合彼此的時候,不是單顧自己的生活態度。有這樣的教導,年輕人就比較不會出現「書包佔位」的行為。

據媒體報導,這位學生的母親認為「兒子沒讓座,也有不對的地方」。雷靜如說:「不能單方面歸咎於年輕人沒有禮貌、不懂尊重。」年長者也要學習跟年輕人溝通「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態度放軟,年輕人多半都能聽得進去,也不致衍生後來「硬碰硬」的衝突。長輩不能只用規則來訓誡、要求。

多年擔任高中團契輔導的雷靜如舉例,像她若跟學生以及孩子溝通,她會試著用「ㄟ…不好意思,因為我現在可能有這樣的困難,所以你/妳可不可以幫我什麼忙?」跨代的溝通是雙向,而且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年長的跟年輕的,都要學習「陳述我希望你這麼做的原因以及我的需要」。一般來講,這樣的溝通不會被拒絕,但若是年紀較長的擺出「你就是孩子啊,你就是學生啊,你就應該要幫我」,這樣很容易就會激起年輕人的反抗。

年長者若有座位需求 可按鈴反映(台北市公運處提供)

年長者若有座位需求 可按鈴反映(台北市公運處提供)



雷靜如傳道提醒為人父母以及教會的輔導,不單是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敏銳於他們在人際溝通及情緒的控管。很多孩子發生狀況,不見得全然是父母沒有「教」,而是孩子會在特殊情況上有所偏執。這時跟老師保持密切的連絡,是理想的方式。

陳彥志:凡事沒有理所當然 多從對方角度想

位於台中市的中華民國全國家長協會理事長陳彥志受訪表示,每個人都有「社會期待他成為的樣貌」,以這次爆發衝突的讓座事件來說,年輕學生用書包佔位,還不讓位給年長者,在社會觀感上是不符合眾人期待,但很多時候衝突的發生,往往是源自於「你應該這樣做」,而非「站在他人的角度,多為對方想一想」。

不分年齡的人,生活在現今的世代,都需要學習更多的溝通、用同理心去看事情,而非只是一切都視作理所當然。」陳彥志直言,的確很多長輩用上一代的角度,看下一代的年輕人,認為他們自我意識強烈。在客滿的公車上以書包佔位,看似做了一件錯事,但他也要提醒大家,有時「眼見的並非是真實的狀況」。若是以後看到一個年輕人坐在不該坐的位置上,甚至是佔位,他建議可以先去了解「是不是哪裏不舒服?」甚至進一步表達關心:「有什麼是(我)可以幫助你的嗎?」先溝通可以避免後續衝突的發生。

同樣地,年輕的一輩也要同理年長者的需要與感受當對方表達自己的需求時,若是自己能力所及,就要適時給予協助。若是真的有什麼困難,也要平心靜氣跟對方解釋、溝通,而非率性而為。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詹昭能老師指出,在華人社會「年輕人讓座給年長者」雖是約定成俗的文化,但其實也並非不能夠彈性調整的,關鍵就在於彼此尊重及溝通。

詹昭能老師:許多衝突發生源自於血氣

詹昭能老師說,其實在聖經裏面已經很清楚地提醒大家,很多的衝突,都是人憑著血氣而行所造成的」;而很多的衝突,都來自於因著血氣勒不住舌頭,導致衍生後續的衝突。像是這起讓位衝突事件,年輕學子以書包佔位的原因是「座位太擠」,年長者不接受,雙方都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導致衝突一觸即發。

詹昭能老師指出,其實新冠肺炎延續至今年依然猖獗,很多人來自家庭及職場累積的情緒及心理壓力,已經緊繃到一個臨界點,任何一個口角小衝突,都可能引發衝突及造成憾事。他建議當衝突一觸即發時,我們要成為那個「先讓步」的人,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爭端的發生。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