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3 基督教論壇報 / 普世教會

為何越來越多新生兒取用特殊的聖經名字?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副刊 追蹤
(Photo by Minnie Zhou on Unsplash)

【特約編譯 林辰欣/報導】現在美國主日學教室裡,以下男孩的名字變得熱門:亞舍(Asher)、西拉(Silas)、希西家(Hezekiah)、以斯拉(Ezra);同時,約翰(John)、米迦勒(Michael)、大衛(David)、雅各(James)等名字則逐漸退流行。

許多美國新手父母也是為新生兒,特別是男嬰取了較罕見的聖經名字。人口統計智能(Demographic Intelligence)情報長萊曼.史東(Lyman Stone)最近在美國《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分析了這個新生兒命名趨勢;以下是他的看法:

男孩取特殊聖經名字比例歷年最高

從美國社會安全局(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的數據,可以看出男性新生兒取罕見聖經名字的比例升高,從1950年代的0.5%攀升至今6.5%。而在所有包含非基督信仰文化,擁有特殊及新穎的男孩名字中,其中17%與聖經相關,此比例是自1880年來最高。

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何突然多了這麼多俄巴底亞(Obadiah)和以利亞(Elias)呢?這些命名的變化,又如何反映美國的宗教及文化趨勢?
 

(Photo by Ádám Szabó on Unsplash)

 


女孩取聖經名比例逐年遞減

為了了解全貌,我們必須回顧歷史數據。1982年相比其他年份,有更多男孩取聖經名字。取聖經名字的男孩比例,自1935年的20%緩升至1980年代早期的35%;而女孩名的趨勢則不同,自1880年至2018年,新生女孩取有聖經名的比例,從19%逐漸遞減至現今的6%。

1880至1980年,聖經男孩名增多,且主要來自舊約和新約特定人物,意即父母參考聖經取了較「屬靈」,但聽起來不會太過宗教化的名字。因此大衛(David)多於利未(Levi);提摩太(Timothy)多於巴拿巴(Barnabas)。

教會人數多男孩聖經名字多

取名變化部分原因,可由相對應的宗教趨勢來解釋: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和反天主教主義(anti-Catholicism)意識減弱,社會更廣泛接納聖經名字。此外,1950至1980年代,為美國投入教會的會友人數最高峰時期,福音派基督教在文化上漸成主流,表示家庭為男孩取名時,傾向選擇容易辨認且相對傳統的聖經名字。

 

(Photo by Gigin Krishnan on Unsplash)

 


女孩取名趕流行居多

女孩名字則有另一番故事。因為女孩較少以父母的名字來命名,所以有較多變化,拼字也不固定(例如:Aleczandra)。女孩名有「趕流行」的現象,意即同一年代中,非常多女孩取了當時最受歡迎的名字;雖然男孩偶爾也有此現象,但相對女孩名不算常見。

近幾年來,新生女嬰和男嬰一樣,擁有罕見聖經名字的比例上升,過去常見的撒拉(Sarah)、利百加(Rebecca)、拉結(Rachel)、馬利亞(Mary)減少;拿俄米(Naomi)、夏娃(Eve)、大利拉(Delilah)、哈拿(Hannah)、伊甸(Eden)、利亞(Leah)、以斯帖(Esther)則上升;甚至哈大沙(Hadassah)、亞撒利雅(Azariah)、亞馬利亞(Amariah)也出現不少;以利沙伯(Elizabeth)、蘇撒拿(Susannah)幾乎已廢棄。取有聖經名字的新生兒,無論男女都越來越有「聖經味」。

非聖經名,但與信仰相關的名字也不少,例如女孩名的意義常包含「信仰美德」,例如:慈善(Charity)、和平(Peace)或盼望(Hope)。有些父母為男孩取了和信仰相關的名字,但不直接選用聖經名,例如飾演《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和《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男主角的英國男演員班奈迪克.康柏拜區(Benedict Timothy Carlton Cumberbatch)的英文名就是“Benedict”,有「蒙福」的意思。

《新世紀福爾摩斯》男主角班奈迪克.康柏拜區的英文名Benedict,有「蒙福」的意思。(圖/翻攝自IG@13enddictcumberbatch)

 


若加入所有天主教聖徒、信仰美德與其他宗教衍生的名字,所顯示出的「所有宗教相關名字」趨勢中,男孩擁有宗教名字的比例,從1880至1980年非常穩定;女孩擁有宗教名字的比例,1880至1920年也相對穩定。但男孩從1980年後、女孩從1920年後,各宗教名比例都逐漸下降。

姓名趨勢反映宗教影響力減弱

這種現象反映出美國社會更大範圍的趨勢——生活中宗教的影響力大幅減弱。

過去140年,美國人從慣例主義及盲從因襲(conventionalism and conformism)的社會,走向極端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1990年代起,美國經歷反傳統狂熱浪潮(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名字,越來越個人化,也是類似的現象),新生兒命名顯著反映出父母特定的觀點、價值或特質,不只是依循家族傳統或外在文化流行。

此趨勢反映出原受宗教主導的公眾文化,轉向了大眾消費主義社會現象。嬰兒命名不再從眾、宗教名數量下降的這兩項改變,說明巨大的文化轉向;現今美國人除較少受宗教左右以外,也不受任何「傳統觀點」主導。換句話說,美國人漸有不順從公眾信念的意識。

 

 

(Photo by Jonathan Borba on Unsplash)

 


特殊聖經名字有信仰及獨特原創特色

罕見的聖經名近年來比例升高,也同樣符合不願依循傳統的大範圍現象。而有宗教信仰的父母也在適應個人主義當道的新世界;雖然在取名上維持信仰意義,同時也呼應大文化看重獨特及原創的特色。

換句話說,有信仰的父母,就和其他沒有信仰的父母一樣,希望孩子能在人群中鶴立雞群。

根據研究員追蹤的2,606個聖經名字,只有811個在一年內,有超過4個新生兒使用。換句話說,這些都是未來仍可使用,既具創意、獨特性,又高度宗教相關的名字。它們分別是亞比央(Abijam)、帕鐵(Paltiel)、腓理徒(Philetus)、比利家(Berechiah),甚至著名的聖經信心人物:以笏(Ehud)、以利加拿(Elkanah)、哈巴谷(Habakkuk)、希勒家(Hilkiah)、約拿達(Jehonadab),也沒有很多人使用過,是想給孩子取個與眾不同英文名字的基督徒父母可以參考的。

 

 

(Photo by Ciprian Sam on Unsplash)


其實特殊聖經名字比例上升,是值得樂觀看待的事,因為即使是個人主義文化當道,敬虔的基督徒仍期待下一代見證基督徒身分。當下的嬰兒命名顯示出這個社會的父母喜歡依自己的喜好行事,但委身信仰的少數基督徒家庭,卻更加努力為孩子取別具意義的名字,讓孩子理解生長環境中信仰的重要。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