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1 基督教論壇報 / 專題報導

提早退休研究台灣聖公會差傳史 63歲林美玫用文字頌讚主恩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李容珍 追蹤
林美玫教授細數台灣聖公會歷史如數家珍。(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北專訪】「教會本色化研究,是不少從事教會歷史研究者的夢想!」為了專心研究台灣聖公會差傳史,提早於60歲從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退休,今年已63歲的林美玫教授開心地說,上帝很祝福她的專業服事(差傳研究和教會歷史),能翻拍到這麼多珍貴的歷史照片,她當然要努力奮進;「我的頭只有更低(更謙卑),由聖靈引導,與主同行,用文字頌讚主恩!」

她拿著厚厚的草稿和資料說道,希望她能繼《追尋差傳足跡:美國聖公會在華差傳探析(1835-1920)》和《婦女與差傳:十九世紀美國聖公會女傳教士在華差傳研究》兩部著作後,今年完成聖公會研究的第三部曲──《本色中華:台灣聖公會差傳探析(1954–2014)》。

她也表示:「我已逐漸體力衰退,希望能趁自己一息尚存時,完成神給我的這個夢想!」

投入教會史研究 專心寫書
林美玫多年來在大學教授歷史,著有多本教會相關研究書籍。她曾去美國德州奧斯丁分校攻讀博士學位長達十年,接觸了美國聖公會的研究。

她會和台灣聖公會接觸,是1993年通過博士學位口試後,檔案館管理員給她一封台灣聖公會已故張培揚主教寫給檔案館信件影本,推介她回台與台灣聖公會連繫。她回台灣後,拿著博士論文去拜訪當時的簡啟聰主教。之後也不時將自己發表的論文寄給簡主教。後來經由簡主教推介,讓她擔任美國聖公會期刊的通訊審查人,從2000年到2014年,有助於她後來的研究。

因美國聖公會檔案館開始對研究者有很多限制,賴榮信主教鼓勵她轉為台灣聖公會研究。2002年起她開始透過國科會的研究計畫,陸續出一些專刊。在她60歲時,發現自己的眼睛罹患飛蚊症,還有輕微白內障,上課要用三副眼鏡;於是她決定急流勇退、提早退休,專心寫書。雖然就一般人看來,「投資報酬率不高」。

林教授表示,美國聖公會對大陸和台灣具有很大的影響,自中華聖公會從大陸撤出,在台灣重啟爐灶,在聖公會檀香山傳道區協助下,完成台灣聖公會的建立。

她預備撰寫的《本色中華:台灣聖公會差傳探析(1954– 2014)》,將從本色的預備──19世紀聖公會在大陸的差傳、本色的困境──1920年代非基督教運動中郭斐蔚主教的分析,以及本色的新業—─1954-1960年甘納德和吉爾生主教主領的台灣聖公會,寫到之後由王長齡主教、龐德明主教、張培揚主教、簡啟聰主教、賴榮信主教治理時期。其間經歷本色的傳接、摸索、掙扎、再勵和茁長,以及去年就任的張員榮主教,迎接新天新地時期。

她也期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從歷史認識聖公會,也認識自己的信仰,對教會和基督徒都有所幫助。

前主教賴榮信將《禱恩述源》一書親自交給教宗。(林美玫教授提供)

前主教賴榮信將《禱恩述源》一書親自交給教宗。(林美玫教授提供)



研究過程 感謝許多人的幫助
「王長齡主教的長房孫子女和曾孫們來台灣時,我預備了一本有關王長齡在台灣的研究和圖片,他們家人也將王長齡的資料整理成一本書留給我們參考。」林美玫教授的家中擺放許多書和資料,談到普世聖公宗從地方、區域和全球,到中華聖公會、台灣聖公會各主教、傳教士或聖品人……她都如數家珍。

回想過去投入研究的那段日子,與老師和館藏人員建立的友誼,以及給予的幫助,她臉上更是洋溢著笑容,心中充滿著感恩。

她更難忘在2017年,宗教改革五百年紀念時,義大利時間正是她59足歲生日的那天,因為賴主教的成全,透過台灣教會合作協會拜訪梵蒂岡行程,將《禱恩述源》一書親自交給教宗。這本書被梵蒂岡使徒圖書館收藏,她還收到來自梵蒂岡的感謝信,更向上帝感恩。

很少教會有寫教會史,更少教會宗派研究自己的宗派歷史,而具有專業訓練的基督徒願意不計代價埋首投入的人更是稀少。然而,退休後的林美玫教授,雖感到體力衰退,但對教會歷史研究的熱情仍樂此不疲。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