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見證

鏡頭下廚餘剩食重現美麗生命力!劉婉柔盛時光典攝影展從食物浪費思想永恆價值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何毓芬 追蹤
盛時光典攝影展一角。(何毓芬攝影)

【特約記者何毓芬台中報導】一片片看似無用、乾枯腐朽的棄置菜葉、果皮,隨著光影的更迭,在鏡頭下展現出令人驚嘆的樣貌!「人來就好工作室」負責人劉婉柔攝影師,於三月19日至四月17日在台中凱昇藝廊舉辦「盛時光典攝影展」,主題為「從無用之物的皺褶處,隱約看見一條有光的路」,一共展出27件攝影作品。

長期關注剩食議題的劉婉柔,運用家中廚房的廚餘或剩食進行攝影創作,以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無用之物作為主體,透過時間軸觀察拍攝物件從興盛到衰頹的質變轉化。藉由光影聚焦,試圖在不起眼的荒蕪中,引發觀看者思考「豐盛之時」與「廢棄之食」的矛盾與衝突。在每一個單純注視的眼光中,觸及永恆的價值!

4313_盛時光典攝影展_2
 

劉婉柔

 

運用廚餘剩食進行攝影創作

展出之前,劉婉柔曾在台中惠文高中舉辦小型攝影展;三月20日的開幕茶會中,邀請兩位學生分享觀展心得。目前就讀高三的鄭榆橋分享,當初看到這個以剩食作為主題的攝影展,覺得很特別,聽見攝影師分享創作理念,幫助他更多重視食物浪費的議題。鄭榆橋說,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在挨餓沒有食物吃,當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不光是享受食物的美味,更要去思考如何減少不必要的浪費。賴昀磊分享,看展時和同學猜測照片中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後來才知道是由剩食果菜攝影而成,有眼睛一亮的感覺。如同攝影師所分享:「一個食物在餐桌上的生命,透過攝影創作也算是一種延續。」透過創作的延續,讓觀看者重新審視自己,不浪費食物就是我們對食物最大的尊重!

會中,劉婉柔侃侃而談分享自己攝影創作的經歷與展覽理念。她提到,這次攝影展取名為「盛時光典」,當我們在享用食物的時候,其實是它們狀態最飽滿、最豐盛的時候。此外,「盛時」又與「剩食」同音,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希望透過這次展覽喚醒人們重視食物浪費的議題。「光」代表著「注視」或「眼光」。這些棄置的廚餘、剩食看似沒有任何價值,當我們透過藝術的眼光去創作或欣賞時,讓這些無用之物重新綻放光芒。

 

一顆種子藏著一座森林

 

從未來走向現在

 

 

 

最美麗的海洋尚未渡越

 

喚醒大眾關注食物浪費議題

劉婉柔分享,2013年在食物銀行工作時,便開始關注食物浪費的議題。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全球每年浪費掉的食物約為13億噸,高達生產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將浪費的食物視為一個國家,將成為全世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可見食物浪費也是加速地球暖化的重要關鍵!

2017年,她一個人自費到歐洲進行公益旅行,陸續拜訪德國柏林食物銀行、剩食餐廳、食物藝廊、文化銀行、無包裝商店,以及荷蘭剩食餐廳等。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在德國柏林參觀一間由剩食藝廊改造的速食店,從內部裝潢到菜單,用一種很生活化的方式去宣導並實踐減少食物浪費。她也觀察到,這些歐洲國家除了關注社會議題的形成與實踐之外,並且藉由藝術形式的轉譯,來喚起社會大眾的公民意識與社會參與。過去以來台灣政府機構較多透過食物救助的方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但是在教育或藝術層面,卻較少人去重視。劉婉柔說,這趟公益旅行中,看見許多跟剩食有關的藝術創作,帶給我很多的啟發。三年前,我開始從藝術創作的角度思考,以剩食為主題進行攝影創作。

通常我們看影像照片,眼睛接收到訊息,第一個反應會想去辨識:「這些照片拍的是什麼東西?」這次展出的攝影作品,劉婉柔選擇一些不容易腐爛的菜葉、果皮,例如:玉米葉鬚、高麗菜葉、百香果殼、火龍果皮、酪梨種子等,將其自然風化曬乾,並且持續觀察這些剩食、廚餘的變化,例如:硬化、蜷曲、色澤及透明度,然後進行拍攝。劉婉柔說,一般人不大會去注意這些剩食、廚餘的光彩,透過攝影鏡頭帶出細微的體察,讓這些廢棄之食重新賦予生命力!當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剩食或廚餘登場時,燈光一打皆就定位,自己就說起故事來,當下展現的型態呈現各自的角色或人設,這是拍攝創作時非常有趣的過程。

這次展覽中有一組作品,劉婉柔特別利用廢棄乾枯的玉米葉作為畫筆,進行繪畫創作,透過攝影鏡頭再次融合畫作與食材廢棄物之間的互動,讓這些看似平凡不起眼的無用之物,經由藝術創作重新賦予生命力,展現另一個豐盛時刻!

 

劉婉柔介紹作品

 

攝影成為生命中的窗口

劉婉柔過去曾經擔任雜誌攝影記者多年,也曾經在宇宙光、展望會、救助協會、紅十字會服務過。從大學開始參加攝影比賽,並且參加過國際性的攝影比賽,這些年來不斷堆疊攝影相關經驗。三年前,開始運用剩食作為主題進行攝影創作。

談到攝影對自己信仰生命的影響,劉婉柔分享,小女兒一出生就患有愛德華氏症,第18對染色體異常。即便照顧女兒的過程相當艱辛,仍覺得這個孩子是上帝賜給她很特別的禮物。回想過去照顧小女兒三年多的日子裡,她放下工作重新回歸媽媽的角色和身分。當時,她幾乎整日待在充滿各樣儀器的房間裡照顧孩子,每天傍晚夕陽西下時,是她短暫休息透透氣的時間,走出家門口站在河堤旁,觀看四季光影及樹葉的變化,隨手捕捉幾張照片。那時候,攝影成為她生命中的一個窗口。

透過鏡頭重新看見永恆的價值

「當我重新回到攝影工作時,對光線的敏感度更高,觀察力更細微。」劉婉柔透過鏡頭捕捉這些廢棄蔬果在光線下的變化,嘗試把時間跟永恆結合在攝影創作當中。劉婉柔說,這些食物廢棄物很容易被忽略,丟進垃圾桶之前,根本不會再去看它一眼。在世人眼中來看,這些廚餘是廢棄無用的;從神的眼光來看,卻重新看見永恆的價值。上帝常常把禮物放在我們生活周遭,只是我們有沒有發現罷了!透過鏡頭下的觀察,捕捉每一個決定性的瞬間,享受與神對話的時刻,讚嘆神創造的美好!

 

 

 

(劉婉柔提供)

 

劉婉柔也介紹幾幅自己很喜歡的攝影作品,分享其中想傳達的意涵:

「一顆種子藏著一座森林」:一顆酪梨種子透過黑白攝影方式呈現。種子代表「希望」,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就像這顆種子一樣,神早就把恩典和祝福放在我們裡面,未來其實充滿著許多可能性,如同一座森林,等著你去發掘。

「從未來走向現在」:枯乾的火龍果皮結合光影變化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姿態。遇到困難或挑戰時,我們很容易鑽牛角尖,只要轉個彎或換個同角度,就能看見新的機會。

「最美麗的海洋尚未渡越」:當我們遇到挫折或苦難的時候,看不見生命的美好,擁抱盼望才能繼續往前走。

劉婉柔提到,每個展覽當中,一定有某一件作品能夠觸動人心,鼓勵觀看者可以帶著好奇心、想像力和幽默感來看展,用心去感受及享受。此外,她也希望透過這次攝影展,喚醒社會大眾關注重視食物浪費及環境永續的議題,以及在餐桌上重新正視自己對食物的尊重。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