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0 基督教論壇報 / 人物見證

恩友中心李政隆牧師告別追思禮拜 眾人追念故人 病痛中仍笑臉濟弱扶貧榜樣

檢舉
基督教論壇報 李容珍 追蹤
追思禮拜中穹音聖樂團演唱(圖/李容珍攝影)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他不但為街友、貧困者建立教會,更是建立一個家!」「有人過世,李政隆出面辦追思;有人沒錢看病,他幫對方擔保帶去看病。」「他雖然身上帶著病痛,仍然竭盡心力在街友和需要的人身上」…

主僕李政隆牧師告別追思禮拜,今(10)日中午在台北浸信會懷恩堂舉行時,眾牧者、同工和親友追念這位奇特的牧者,一生效法主耶穌榜樣服事貧困,如同「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成為許多絕望之人的祝福。會中也期勉每個人能化追思的悲痛,成為實踐關懷弱勢的動力!

章啟明長老吹號(李容珍攝影)
追思會場(李容珍攝影)

「這是他在天上的榮耀就職典禮!」大衛禱告會幕創辦人章啟明長老,在會中吹響代表李牧師在天上的「迎新」號角聲,願李政隆牧師發光如恆星,許多義人圍繞著,直到永永遠遠。

信主和服事都很奇特的人

告別追思禮拜,貴格會板城教會何有義主任牧師證道時坦言,李政隆牧師是一位很奇特的人,但是沒想到今天有這麼多的好朋友前來。記得有一次鄭新教牧師邀他去探訪一個人,說這個人「問題不好回答」,希望能幫忙一下。而這個人就是李政隆。

何牧師回憶,當時李政隆的妻子李雀美先遇見耶穌,希望先生也能認識主,因此找與李政隆家庭具有淵源的鄭牧師協助。由於第一次礙於人情,李政隆找出父親的遺物「聖經」,並用一個半月的時間讀一遍半。鄭牧師第二次拜訪,便邀何牧師同行。當時他印象深刻的是李政隆說,聖經文字淺顯易懂,是寫給一般人看,不怕被挑戰。聖經歷史記載每一件事情,都清楚標明時代與年代,不怕被查驗。過去兩千多年,聖經沒多加一個字,在多變的時代,科學日新月異,聖經仍屹立不搖,仍有許多人看,可見真的是上帝的啟示,值得一讀再讀。

 

何有義牧師(李容珍攝影)

當時他們談了很多關於聖經的事情,但李政隆表明,若要信主必須向篤信佛教的母親交代,所以暫時不方便去教會。後來他和鄭牧師多次拜訪李政隆,有一年的復活節,李政隆便在教會受洗。李政隆很認真地做基督徒,甚至寫一本難得的《台灣教會歷史》。因為李政隆知道人生的解答:人從哪裡來?人往哪裡去?人活著目的是甚麼?所以願意認耶穌基督成為救主。

領受呼召扛下恩友中心助弱勢

恩友中心從貴格會板橋拓植服務小開始成立板橋恩友中心。後來因李政隆堅持負責恩友中心服事,因此被海山教會差派。兩年後,因為恩友中心負債九百萬元,對貴格會聯會是不可承擔的重擔,但李政隆毫不猶豫扛下恩友的擔子。

自此恩友中心服務的對象,從起初的街友擴及到許多窮人;從台北都會區延伸到中南部鄉村。何牧師說,看到恩友中心的詩班團隊非常感動,回想早期開始的時候很難找到人服事。

 

李雀美牧師及家屬(李容珍攝影)


李政隆牧師效法耶穌的榜樣,「看見許多人,就憐憫他們。因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樣。」耶穌在人生最後,其中提到一個綿羊與山羊的比喻,當末日再來的時候就是審判的時候,祂要把山羊與綿羊分別出來。耶穌所說的綿羊,是充滿憐憫心的,「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坐在我身上了!」(參馬太福音廿五章35-40節》

像一粒麥子 結出許多子粒

何牧師說,「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能結出許多子粒…」很多人也因李政隆牧師「埋在地裡死了」,而結出的果子。我們在此懷念李政隆牧師也像「一粒麥子」一樣,祝福大家找到生命的意義,都成為「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能結出許多子粒。

大衛會幕禱告中心創辦人章啟明長老致慰詞提到,當基督徒離世後,就回到永生裡,李政隆牧師如今回到天上去了,不但主耶穌要接待他,許多恩友中心服務過而安息主懷的弟兄姊妹和朋友們,會和鄭新教牧師一同歡迎李政隆。在哪裡不再有病痛,也不再有飢餓、缺乏。

會場

「他不只是承接一間教會(恩友中心),而是建立一個家。」會中也透過影片分享李政隆當初為街友供餐的感動。李政隆牧師也是為實踐耶穌所教導,窮人有福音傳給它們。

 

謝冠雄教授

台大管理學院兼任教授謝冠雄表示,恩友中心能有今天,要感恩上帝!過去李政隆做街友事工,供一頓餐後,下一頓不知有沒有?一般教會機構很難做這樣的服事,但恩友就持續做到現在。

早期一個恩友中心據點,三餐都是問題,他們到市場撿菜販剩下或不要的菜,但還可以吃的菜,恩友中心就這樣開始。有人過世,李政隆出面辦追思;有人沒錢看病,他幫對方擔保去看病。李政隆身上穿的西裝,是一位弟兄過世後,家人的西裝撿來穿。街友或無助的人才剛在教會大便,沒人願意擦,李政隆伸手就把糞便擦掉。李政隆是受到上帝呼召,而做出異於常人的事工。恩友中心一間間設立起來,最多時有30多個點,每天供餐數千人次,每月探訪數千次家庭。李政隆將自己所有獻上,忠心事奉貧窮。

謝教授也談到自己如何投入恩友中心,那是2012年在台灣大學管理學院EMBA國際管理碩士班教授「公益創業及社會企業」時,教導學生利用公益創新與社會企業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和需要。他曾拜訪幾個食物銀行機構,大多為中介,沒有第一線接觸及服務貧困。經好友介紹,認識恩友中心,並於拜訪時,看見五、六十人排隊拿杯碗來裝食物。後來參觀廚房和給收容者居住的臥室和浴室,都沒臭味。首次見到李政隆牧師,被他獻身傳福音給貧窮人為人生使命受到感動。

詹宏達指揮聖樂團演唱〈青草地〉

恩友中心唱〈耶穌恩友〉

詩歌〈我寧願有耶穌〉

期望他的善行能推廣複製在各地

因此,謝教授也加入恩友中心的服事,期間也擔任恩友愛心協會理事長六年,與李政隆和同工們一起實踐耶穌的教導。謝教授認為,當我們追念李政隆牧師,相信李政隆更希望將恩友中心關懷貧窮的善行,能被推廣模仿複製在每個人社會角落,「化追思的悲痛成為實踐的動力!」也是實踐李政隆牧師的心願。

楊實秋弟兄(李容珍攝影)


台北市議會最高顧問楊實秋在會中回憶多年前,李政隆提出的一個想法,很多政治人物都高聲吶喊要為民服務,提出很多政見說要照顧弱勢,期盼候選人以實際行動,將選舉經費十分之一捐出來做公益,恩友中心只要其中的十分之一。後來陪李政隆去選委會,他們將李政隆提的「反貧窮宣言」給候選人簽,幾乎沒人要簽。

令人欽佩的是李政隆是知名建築師,卻堅守自己的崗位到最後安息主懷,將一生奉獻給主,實踐「神愛世人」的信念。18年來,對很多看不到希望的人帶來盼望,感到「還有明天」,讓人在絕望中看見希望。

 

陳建志醫師(李容珍攝影)

即使病痛仍堅持幫助需要的人

台北馬偕醫院陳建志醫師在會中表示,認識李政隆牧師有五年,因為李牧師生病的關係,有一次住院三個多月。很多醫學生來實習,只要李政隆牧師住院,都會拿其病歷做教材,學生聽完病史和背景,看見電腦斷層掃描的影像都非常佩服李牧師。雖然李政隆牧師病情很嚴重,卻忙著幫助別人。因為病情關係,可能吃幾口飯會吃不下,住院期間不論身體有多不舒服,李牧師總是臉上帶著笑容。雖然病痛跟隨他已久,但李牧師仍然樂於幫助人,從無私的付出中得到喜樂。這也是令人欽佩的地方。

 

恩友詩班(李容珍攝影)
非比詩班(李容珍攝影)

禮拜中有恩友中心詩班、牧者詩班、穹音聖樂和非比詩班的獻唱多首詩歌;由詹宏達指揮的穹音聖樂演唱〈青草地〉,歌詞「行過千萬里,一路艱辛,憂慮伴腳蹤,疑惑為行李;甜蜜青草地,上帝應許,乾旱坎坷路,領你安息。⋯我靈安然躺臥青草地,等待天使號聲響起;歡然結束世上旅程,飛向另一個國度。」動人的詩歌,猶如李牧師的一生寫照,也感動人心。

家人進場
會場
追思禮拜後在場外回禮


IMG_6838

 

葉鴻棋牧師帶禱告
朱立言讀經

相關新聞:

先生去世後每天以禱告和詩歌陪伴 李雀美牧師追念亡夫李政隆 人雖安息仍有永生盼望

陪伴擁抱街友的好牧人 李政隆牧師安息主懷

傳遞有信仰、有愛的好新聞

加入福音大爆炸計畫,奉獻支持論壇報

推薦給你

2024-03-29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奇怪的願望
2024-03-29 基督教論壇報 / 雅歌閱讀
是誰蒙蔽他的心眼?